曾幾何時,那些流轉千年的小錢,在我眼中不過塵土。那時候只愛“富家女”的端嚴華貴,一枚錢幣若不能標榜身價,便不值得一瞥。
交流會上,非天啟咸豐大錢都不可取,崇寧不是名版便難入法眼,不花個幾千上萬,好似“丟了面子”。
仿佛收藏的意義,盡系于那些冷冽的標簽與數字。
從只愛貴錢到喜愛“好”錢
可如今,仿佛又站回起點。旁人眼中“越玩越回去”,我卻如著魔般癡迷于這些毫不起眼的方孔之間。
無論平臺、網站、店鋪還是地攤,我搜尋有趣的小錢、精鑄的品種,在批量散錢中翻檢冷門版式。每次花費不過百元,收獲的滿足感卻遠超昔日捧得名品時的激動。
說句不裝的話,就是“資金緊張了”。前些天趕了個交流會,雖匆忙卻也有趣,把一枚“道光雕母”盤到老板發火,我知道買不起,也就過個手癮。
真正讓我挪不動腳的,是那些角落里不起眼的小玩意兒。沒有撿漏,都是最普通的版式,頂多算得上品相好些。
看中的定州銹崇禎京版大樣
談及古錢幣,行情價格如影隨形。這兩年,許多朋友在價格暴跌中無奈退場。
前幾日一位朋友訴苦:當初北洋、造總被炒至天價時,他傾囊而入;如今縱使忍痛大甩賣,也難覓接手之人。
何止銀元?一時風頭的寓意清錢、“國產”永樂、新近的“趙二錢”,多少玩家如被無形之手牽引。聞風而買,聞風而賣,最終卻深陷泥沼,進退維谷?
這豈非是一種被“別人想讓你為之花錢的所謂升值”所奴役的悲哀?
網紅朱砂
筆者寫文,也介紹各種名品大珍,但從來不會強調“必須買,不買以后會后悔”這句話。
這浮沉世事,教人警醒:無論任何前提,買“自己喜歡的小精品”才是普通玩家長存的續航。
對于中小玩家或新手而言,須得在多看多學中建立一套自己的“標準體系”。在你眼中何為“好”,何為“一般”?
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哪怕別人吹得再響也不要影響自己的判斷。
爆藍天水坑
有了自己的標準,便能在同好中尋覓知音。譬如專注坑口的玩家們,幾乎自成緊密一脈。從此出發,用你的眼光去篩選那些相對“不貴而精”的、真正契合你心意的錢幣。
這類由你體系甄選出的珍品,高度符合你的審美,也常能獲得小圈同好的共鳴。
至此,它便有了穩固的受眾根基,外界行情的漲落再難輕易撼動其價值。因為它承載的是你自己的理解。
如同當下,一枚傳世黃亮標價四位數也常被識者秒收,一枚好坑口標價數百也能讓對方感到“值得”。
25+黃亮嘉慶
此種眼光與體系,每位資深玩家皆有不同,但對美的感悟方向趨同。在持續磨礪中錘煉這種“眼力”,其重要性僅次于鑒別真偽本身。
玩泉之路亦如登山,自有其階段。許多泉友回望時發現,曾癡迷的某一類別錢幣已不感興趣:這恰恰是你內在體系悄然升級的明證。
這與盲目囤積普殘品相比,真有云泥之別。按自己的體系與心跳節奏收些小而精的藏品,花不了多少錢,卻能不為市場喧囂所惑,已是勝卻了無數營營役役的逐浪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