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紀委消息,泰安高新發展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王奎祥主動投案。
王奎祥,一個地方國企的老總。
網上他的資料很少,就算是公開的報道信息也是寥寥無幾。
他是主動投案的。
說到主動投案,從2018年到24年,年遞增率超過15%。
上一年度查處的是62.4萬人,這只是被處分的人數,如果加上批評教育的人數要更多一些。
15%這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山東去年是12.3,雖然要比平均數低一些,但這也不少了。
要想構成主動投案,光人去了是不行的,一定要是主動投案加如實交待。
有的人在這個時候還是要玩一下花樣的,就比如說,電話里說要去投案,但后來卻跑了,這是不算的。
還有當著工作人員的面說要投案,但后來還是溜了。
這也是不算數的。
有的帶著贓款去了,但只說了一部分,試圖拋出點小的麻痹工作人員。
這也是不算的,對了,這還有一個說法是對抗組織審查。
在這里玩擠牙膏的游戲是不明智的,最為正確的做法是有啥說啥,也只有這樣,才能爭取寬大處理。
有人可能不明白,這可都是聰明人,不可能不評估風險,都知道查上了,為啥就不跑路呢。
這個就問往哪里跑。
要知道,平時連護照都要收上去,嘎腰子的地方是不要護照,但他是不愿意去的。
要去歐美一些國家,就一定要護照。
再說了,那可是養尊處優慣了,跑到一個還不如現在的地方自然是不愿意的。
最后也就剩下一條路了,那就是被查。
他的心里明白得很,主動投案是他最后一個從輕的機會了。
有人會認為有人通風報信,這個是不可能的,像他的這個職位,還是不會有人冒這個險的。
他能到現在這個位置,一定是有拿得出手的成績。
現在的輿論場有個不好的地方就是在臺上的時候是各種好,不行了就給一棍子打倒。
要知道,組織從來都是以治病救人為目的的。
一棍子打倒不是事實的全部,更有問題不好回答。
就比如說他一開始就是不好的,為啥要提拔,又是誰提拔的。
又如果一開始是好的,是啥讓他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回答了這些,問題也就解決了大半。
必須要承認的是,他做出過成績,組織也給過待遇,犯了錯誤,也要接受懲罰。
功過分明才是正確的方式。
這也是一個成熟理性的社會所應該有的樣子。
他應該是個聰明人,問題是一個聰明人為啥伸手前就不評估下風險呢。
這里原因有兩個,一是犯了糊涂,是的,哪怕是再怎么聰明的也會犯,這也正是人生有著各種可能的地方。
二是認為足夠聰明,就算是做了也不會被發現。
這就是僥幸心態了。
這種僥幸心態還是要不得的,要知道,現在的大數據已經足夠智能,那些小聰明都可以輕松識破。
成長歷練二十年,干工作幾十年,大墻里再十幾二十年,這就是他人生的全部。
腳上的泡都是自己走的。
藥早就有了,不要猶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