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專’到‘傳’,必定要經過‘轉’嗎?”6月7日,2025年上海高考語文作文題目一經發布,立刻得到廣泛關注。
于是,秦朔朋友圈作者們也來寫一寫。許靜波是大學老師、著名編劇,代表作為《大明崇禎五年紀事》等;劉捷是財經作家,代表作是《史上職場風云錄》等;知止齋主是資深出版人策劃人,企業文化學者,代表作是《舉一反百 :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財富與幸福心法》等。
孤芳不自賞
許靜波/文
在這樣一個“萬物皆媒”的時代,人們往往焦慮傳播的效果。有人覺得只要文章寫得足夠專業,即便藏之名山,也能傳之后世;也有學者認為,酒香也怕巷子深,專業的文章需要經過通俗化傳播,才能打造傳世的經典。
其實,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沒有傳播的思維,就難以打造時代經典;只有從受眾的角度出發,才不會被讀者所拋棄。也就是說,有了“轉”的“專”,才是真正的“傳”。
何謂文章?是思想所乘之舟,真知抵岸之筏。傳播思想和真知,不僅需要條理分明、邏輯清晰、論證嚴密的專業文章,也需要簡明易懂、下里巴人、好學易記的通俗文章。
在中共一大之前,陳望道先生就翻譯出版了《共產黨宣言》,深刻闡釋共產主義思想。可是,在那樣一個苦難深重的中國,教育不平衡,文盲率高,要想發動群眾,依靠背誦馬列經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考慮受眾的水平,脫下長衫,俯身向草根,說那些老百姓聽得懂的話,才能講到老百姓的心里。
所以,紅色革命時期涌現了那么多的主題鮮明的木版畫、靈活多變的街頭劇,朗朗上口的歌曲,而在其中誕生了《白毛女》《兄妹開荒》那樣的舞臺經典,以及《南泥灣》《保衛黃河》那樣的音樂名作,為發動和組織群眾、傳播共產主義思想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同樣,提升全民科學水平,也不能僅僅靠寫滿公式的科學論文,需要大量的科幻電影、科幻小說、自然記錄片、科普公號文,去滿足普通受眾聽故事、看視效的需求,然后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出現《流浪地球》《藍色星球》、劉慈欣和“果殼”,以及未來的更多經典。
當然,重視傳播的意義,也不能進入“流量至上”的陷阱,為了所謂的“10萬+”、爆款,不惜虛構事實、制造謠言,甚至以色情、暴力為噱頭,這樣的“傳播效果”只能起到反作用,傳得越多,反而起到了“劣幣驅逐良幣”的作用,湮沒了真正的經典“潛力股”。
如果說,重啟地球需要飽和救援,傳播思想同樣需要。經典文獻、通俗文章、傳世之作各有各的作用,不要以為苔花如米小,盛開之時,亦如牡丹。
【解題】
以“專”“轉”“傳”概括三類文章的學者是華東師范法學的胡曉明老師,此論讓我想起他的那本《萬川之月——:中國山水詩的心靈境界》,詩心如月,詩作如萬川之水,皆映月照心。
不過那篇談“文章九命”的文章,其實是把“專”“轉”“傳”視為并列的文章三種狀態,而高考作文所提出的問題則是“由專到傳,必定要經過轉么?”似乎將之視為一個傳播通俗化到再經典化的過程,和胡老師的本意是有所差別的,也不同于在高考作文題發布之后的采訪中胡老師所提出的“創造性轉化”的觀念。
竊以為,就像羅蘭·巴特所謂“作者死,讀者生”,文章出來以后,作者已經不能獨占文本的闡釋權。而作為高考題目,學生需要明白出題人的目的,也就是問的到底是什么問題。
所以,在筆者的擬作中,就是集中回答“由專到傳,必定要經過轉么”這個問題,希望作者能夠重視受眾的特點進行創作,這在傳播學上本是非常基礎的理念。
本篇是以高中作文規范和中學生知見水準寫成的擬作。一篇800字的高考作文,不需要洋洋灑灑,談天說地,只需要把一個問題講清楚、講明白就可以了。不必行險,這樣至少能保證一個基礎的得分。當然,如果學生才氣縱橫,如錐破囊,那自然不在此列。
從結構上,第一段引題,為“起”,先說了需要和不需要經過“轉”的兩種觀點,然后先用一個排比句描述自己觀點,再借助題目中的語匯明確點題——有了“轉”的“專”,才是真正的“傳”。
第二段是核心段落,在全文中最長,為“承”,先跳出三類文章,而是談到了三類文章背后的本質是思想,傳播思想不能僅僅靠經典文獻,也要有通俗文本。這里采用了“思想所乘之舟,真知抵岸之筏”的說法,算是文字的修辭。
然后再提出論證,使用了黨史的例子,一方面是最近幾年學校開展較為豐富的“四史教育”,學生們比較熟悉,另一方面這樣的例子比較正,拿分較穩。此外,《白毛女》《保衛黃河》等作品的舉例,也是為了讓閱卷老師覺得考生的知識面比較廣。
第三段則是增加一個正向的例子輔助說明。黨史是過去,而科普是現在,所以使用了電影、小說,甚至公號文的例子。在這里使用了一個西方的紀錄片《藍色星球》,以增加舉例的多樣性。
第三段為“轉”,文章認為需要重視受眾特點進行創作和傳播,但是這里則強調也不能進入流量陷阱,為了傳播而傳播,那同樣會失去本意。
第四段則為“合”,一方面借助于《流浪地球》“飽和救援”的例子,說明傳播思想也不只是專業文獻和經典文章的任務,通俗之作也非常重要。
最后一句,則是化用袁枚“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名句,以修辭的方式再次強調通俗文本“轉”的作用。
當然,標題使用了那部電視劇的名字,就是戲謔為文了。考試,總要放松心態才考得好。不是么?
信息冗余時代的文論
劉捷/文
這是一個孔孟老莊、李杜蘇辛來了都會無可奈何的時代。學校機構太多,孔子招不滿七十二個學生;野生國師太多,孟子登不了堂;賺錢的欲望太多,寡淡無為的老莊不受待見;網紅和爆梗太多,李白杜甫東坡棄疾,多半也是在長尾序列里,能不能被看到,要靠命。
這是一個信息冗余的時代,一個快而躁的時代,一個只求今生、不要傳世的時代。
曹丕說:“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榮樂”都“未若文章之無窮”,人們告訴他:“在無窮的文章里,哪有文章能無窮?”
曹丕弱弱地說,夢想還是要有的,“寄身于翰墨,見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人們轉身而去,打開“如何寫一本暢銷書”和“如何打造爆款”的短視頻,留下一句“這人有點拿衣服”。
有人說專業文章總是有用的。但是許多看似專業文章卻注了水,甚至在功利流量的誘惑下變了味,而許多非專業人士的文章卻很專業,草莽民間出英雄。思考和真相總是令人不適,專業文章和雞湯文、自嗨文、情緒化的檄文相比,流量已經做出了選擇。
有人說那就選擇流量吧,畢竟真知要流轉開才有價值。然而悖論就是:真知流轉不開,要想流轉必經包裝,但有的包裝耗損太多,有的則已經面目全非,能將真知與大眾審美結合起來的,萬中無一。
古代文人只需要思考一個問題:“什么是真知?”而現代人要加一個:“咋寫才能推出去、熱起來?”
古人拂袖:斯文掃地!
但還是有人秉持古風,唯求文章能經久不敗、足以傳世。總是要有這樣的人,才能撐住文人的脊梁。統共幾千萬人口、只有幾十萬人識文斷字的時代,和十四億人個個都能拽幾句詞的今天相比,傳世文章能流傳的難度,絕對無法相提并論。
若效古人,那便只執著一事,“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但行我事,不問前程。“凡外重者內拙”,過于看重外部結果的人,內里是不會精的。
所幸這個時代已經出現社會分工。你去寫就好,有大把負責營銷和傳播的專業人,其中不乏能識明珠的,好比董宇輝就把《額爾古納河右岸》賣成了神話。所以孔孟老莊李杜蘇辛來了,都還是盡快找個經紀人好,自己才能專心奔著傳世走。
“專、轉、傳”:三字經緯,三易共舞
知止齋主/文
“《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周易》這段精妙的論述,恰可為由“專”生發出的文字系統——“專”“轉”“傳”三字關系提供了哲學依據。
這三個字所對應的“不易”“變易”“簡易”之道,始終在相互激蕩中推動著中華文化的生生不息。
朱熹有云:“格物致知,須是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后脫然自有貫通處。”這種“專”的初心精神,正是對“不易”之道的堅守。
“專”與“不易”是文明的第一重密碼,體現為專注如刃的工匠精神。明代家具制作大師計成的“一木一器,必窮其理”,這種對工藝極致的追求,造就了明式家具穿越時空的永恒魅力。
北宋汝窯匠人“二十年專攻一色”的執著,終成“雨過天青云破處”的絕世釉色。“變者時也,不變者道也”,“專”所守護的正是文明中那些歷久彌新的“不易”之道。但若只有專注,文明會如單弦之琴,雖能發聲卻難成曲調。
于是“轉”與“變易”成為文明的第二重智慧,象征著周流不息的創新精神。王弼說:“變通者,趣時者也”,這種“趣時”的智慧,正是“轉”的精髓所在。
金文“轉”字如車輪軌跡,暗含變通之道。張騫開辟的絲綢之路,王安石變法推動的社會革新,蘇軾“隨物賦形”的創作觀,當代鄉村振興轉型——這些都證明,中華文明具有強大的自我更新能力。
但若改革失去方向,就會淪為無根的浮萍,這就需要第三重密碼“傳”來錨定航向。
“傳”與“簡易”是文明的第三重維度,代表著薪火相傳的文化延續。孔子的“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劉勰的“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都是主張文脈的傳承要與時偕行。
敦煌抄經生的筆墨,西南山歌的口耳相傳,袁隆平稻種的全球播撒——這些不僅是簡單的復制,更是與時俱進的創造性轉化。每一代人都在接力中注入新的溫度,卻始終保持著文明的內核不變。
真正的“傳”,不是簡單的信息搬運,而是如《周易》所言“易則易知,簡則易從”的化繁為簡之道。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編纂中,既“專”精于史料考據,又“轉”變敘事方式,最終實現“傳”世目的,最后在實踐中完美詮釋“專”“轉”“傳”的辯證關系。
“專”“轉”“傳”三字構成了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三角。在這個變革加速的時代,我們更需要以“專”守住文化根脈(不易),以“轉”激活創新活力(變易),以“傳”實現廣泛普及(簡易)。
數字化時代的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這種平衡智慧:以專注抵御信息碎片化的侵蝕,以創新突破發展瓶頸的制約,以傳承療愈文化斷裂的創痛。
溫故而知新,守常而應變,唯有三者和合,方能實現“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
No.6392
原創
首發
文章|作者 許
靜波 劉捷 知止齋主
開白名單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
歡迎點看【秦朔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