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學(xué)派楊元相、鴻翎[臺]、劉晉元、時勇軍、李閩山、楊瑾、李意敏等誠摯推薦
任見:金軍入中原,西京毀于戰(zhàn)火『原創(chuàng)』
01
公元1126年,二月,金軍在完顏宗望率領(lǐng)下渡過黃河,攻下滑州,包圍北宋首都汴京。
汴京守御使李綱奮勇抵抗,多次打退金軍進(jìn)攻。
金軍兵臨城下,派使臣來宋,要親王、宰相去軍前議和。
李綱請求前去,欽宗不許,說:“卿性剛,不可以往。”
北宋派李棁為使臣,鄭望之為副,去金軍營地談判。
李綱退朝后,欽宗密告李棁、鄭望之說,可許增歲幣三五百萬兩,犒軍銀三五百萬兩議和,又命帶去黃金一萬兩和酒果等,送給完顏宗望。
02
完顏宗望見宋使,提出:索要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牛馬等各萬匹、絹帛百萬匹,另外宋朝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zhèn),并以親王、宰相作人質(zhì),才許議和。
李棁、鄭望之等回奏。
李邦彥、張邦昌等宰臣,主張全部接受。
李綱力爭,說:“金幣太多,雖竭盡天下之財還不足,何況都城?太原、河間、中山三鎮(zhèn)是國家的屏障,割去如何立國?至于遣使,宰相當(dāng)往,親王不當(dāng)往。”
李綱提出,拖延時日,等待大兵四集,然后再議。
03
宋欽宗的弟弟康王趙構(gòu)在京師,請求使金,對欽宗說:“敵人必定要親王出質(zhì),臣為宗社計,豈能辭避!”
宋欽宗派康王趙構(gòu)為軍前計議使,宰相張邦昌為副,出使金營。
金人以康王趙構(gòu)、太宰張邦昌為人質(zhì),威脅宋朝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zhèn)議和。
金軍西路左副元帥完顏宗翰,率軍自大同攻太原,不怎么順利。得知完顏宗望正在跟宋講和,方才罷兵。
04
京畿河北制置使種師道組織十萬地方軍趕到開封,完顏宗望只得后撤到開封西北遠(yuǎn)郊孟陽扎營寨。
大將姚平仲,受到宋欽宗召見,詢問對策,豐厚賞賜金錢布匹,許諾退敵后給予重賞。
姚平仲請求帶領(lǐng)敢死隊攻入敵人的軍營,捉拿敵人的頭領(lǐng)獻(xiàn)給宋欽宗。
姚平仲出擊后,接連攻破敵人兩座營寨,但是敵人夜里已經(jīng)撤走了。這是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是姚平仲被完顏宗望全殲了。后一種說法比較合理。
05
關(guān)于“全殲” ,有人指是投降派李邦彥、李棁為逼主戰(zhàn)派李綱、種師道議和而有意無意透露給奸細(xì)鄧圭所致。
姚平仲劫寨失敗以后,李綱、種師道被撤銷軍權(quán)。
宋欽宗倒行逆施,激起了開封軍民的強烈憤慨。太學(xué)生陳東等在宣德門上書,要求復(fù)用李綱,罷免主張和議的李邦彥、張邦昌等人,數(shù)萬人不約而同來到皇宮之前,聲援和支持陳東,要求宋欽宗接見,并砸碎登聞鼓,打死宦官幾十人。
宋欽宗不得已,宣布再用李綱,為尚書右丞,讓李綱主持京城四面的防御。
06
金兵復(fù)至開封城下,宋欽宗大恐,遣使說:“初不知其事,且將加罪其人。”。
李邦彥又使宋欽宗下令不得得罪金兵,一霹靂炮手因為發(fā)炮竟被梟首處死。
完顏宗望于是停止進(jìn)攻,改肅王趙樞為人質(zhì),康王趙構(gòu)得以回歸。
金人圍攻開封不果,臨走前派人入城辭行,并送來一封拜辭信,說是“非不欲詣闕廷展辭,少敘悃愊,以在軍中,不克如愿,謹(jǐn)遣某某等充代辭使副,有些少禮物,具于別幅,謹(jǐn)奉書奏辭。”
07
完顏宗望退軍之時,種師道之弟種師中率領(lǐng)的西軍精銳秦鳳軍三萬人開到東京開封,種師道即建議他率部尾隨金軍之后,俟其半渡而擊之,完全消滅其尚在南岸的一半,將金朝最精銳的東路軍打殘以消后患。
李綱也令用澶淵故事“護送”金軍出境,密告諸將有機會就縱兵追擊。
宋欽宗也同意李綱表面上的建議,派軍十萬,緊緊“護送”。
但吳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又最終壓倒了主戰(zhàn)派,派人在黃河邊上樹立大旗,嚴(yán)令軍隊不得繞過大旗趕金軍,否則一概處死。
08
以后,種師道又提出亡羊補牢的辦法,建議集合大軍駐屯黃河兩岸,防止金軍再次渡河,預(yù)為下次“防秋”之計。
宋欽宗準(zhǔn)種師道之奏,施行之,誰知,又被吳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大臣壓倒,他們認(rèn)為,萬一金軍不來,這筆巨大的軍事費用會被浪費,拒絕采用種師道的意見。
種師道氣憤致疾,以至病死。
李綱則被外調(diào)河北河?xùn)|宣撫使,無所作為,最后被逐到江西。
沒過多少時日,金朝以蕭仲恭使宋,耶律余睹監(jiān)軍。
宋欽宗認(rèn)為,這兩個人都是原遼朝貴族,可誘而用之,以蠟丸封了一封書信,讓蕭仲恭送耶律余睹,使為內(nèi)應(yīng)。
蕭仲恭忙跑回金朝見完顏宗望,以蠟丸書信獻(xiàn)之。
完顏宗望有借口了,集合軍隊重新伐宋。
09
金人第二次攻至汴京仍然是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兩人的比賽。
戰(zhàn)爭的第一階段,金人西路完顏宗翰軍從大同出發(fā),破宋張灝軍于文水,很快攻克太原。金人東路完顏宗望軍從保州出發(fā),迅速破宋兵于雄州、中山、新樂、井陘、真定。
戰(zhàn)爭的第二階段,金軍經(jīng)過休整,西路完顏宗翰自太原向汴京進(jìn)攻,攻破威勝軍,克隆德府——今之山西長治,渡盟津——今之河南孟津。
河南尹、宋朝西京洛陽留守兼西都道總管王襄,見金人大軍至,夾著尾巴逃跑了,臨走把洛陽的三萬駐軍也帶走了。
金軍入洛陽,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千年古城,毀于戰(zhàn)火。
隨之,鄭州也投降金軍了。
10
金人東路完顏宗望軍自真定進(jìn)攻汴京,先攻下臨河、大名、德清軍和開德府,開德府是今天的濮陽,繼而克懷州——今之河南沁陽,到達(dá)汴京城下。
宋出兵拒戰(zhàn),被完顏宗望擊敗。
完顏宗翰趕到汴京城下,已比完顏宗望遲了一步。
跟第一次開封攻防戰(zhàn)相比,第二次,宋朝的處境要困難得多。
太原失守后,金軍南渡黃河,西趨洛陽,封鎖了潼關(guān),把宋朝最精銳的西軍關(guān)在潼關(guān)以內(nèi),斷絕了其東來的勤王之路。
11
第一次攻防戰(zhàn),只有完顏宗望的東路金軍到達(dá)開封城下,兵力有限,第二次,金軍兩路聯(lián)攻,四面合圍,陷東京于徹底孤立。
第一次,北宋朝廷在完顏宗望到達(dá)開封的前夕定下了戰(zhàn)守之策。李綱被任命為親征行營使和御營京域四壁守御使,取得主持戰(zhàn)守的大權(quán)。
而第二次遭圍城時,李綱已經(jīng)因為姚平仲劫寨失敗一事和種師道一起被褫奪軍權(quán),宋欽宗把戰(zhàn)、守、和的全權(quán)都授給所謂的“六甲神兵”。
“六甲神兵”是迷信妖人郭京的胡亂吹噓,根本就是玩笑。
12
宋朝派出樞密使馮澥到完顏宗翰軍中求和,自以為聰明,卻不是守城之道。又臨時派待罪在京的劉韐提舉四壁守御,另外又以次相孫傅為守御使,事權(quán)不一,掣肘實多。
第一次,完顏宗望的東路軍全軍六萬人,這次增加到八萬人,主要將領(lǐng)完顏阇母、完顏昌、劉彥宗等仍在軍中,只有郭藥師以燕京留守的名義,留駐燕京。
這次金人西路軍仍以完顏宗翰、完顏希尹、完顏婁室三大將為主副帥,完顏銀術(shù)可等戰(zhàn)將都屬麾下,漢人高慶裔,時立愛為謀士。
完顏婁窒、完顏希尹兩人輪流至洛陽一帶督師,阻止宋朝的西軍勤王。
13
西路軍的總?cè)藬?shù),原來與東路軍相等,也是六萬余人,經(jīng)過長期的圍攻太原,兵力不斷補充,總數(shù)增加了一倍以上,這時除封鎖潼關(guān)的五萬人外,仍有七八萬人參加第二次開封圍城。
金軍東西兩路,兵力已超過十五萬人,比第一次圍城戰(zhàn)增加了一倍半。
而宋朝,第一次戰(zhàn)爭,開封原來的禁軍加上西北陸續(xù)開來的勤王軍,總數(shù)達(dá)到二三十萬人。
14
第一次開封解圍后,宋朝大軍沒有安放到應(yīng)當(dāng)去的地方,一部分被遣送回西北,一部分參加太原解圍戰(zhàn)遭到損失,一部分在黃河南岸潰散,還有一部分被投降派大臣唐恪、耿南仲以經(jīng)濟理由遣散。以致目下城內(nèi)守軍不滿七萬。
各地勤王軍,受到投降派唐恪、耿南仲的命令裹足不前。
只有鄧州知州、南道都總管與兩個兒子伯奮、仲熊違抗這一投降式的朝命,募兵一萬三千人勤王。
在潁昌府遭遇完顏宗翰部,大小十八戰(zhàn),互有勝負(fù),最后,全軍奮勇突入開封城,這是第二次圍城之役中唯一的一支能夠進(jìn)入開封城的勤王軍。
選自任見《帝都傳奇》第三版第十卷,有刪改。
帝都傳奇
第拾卷
任見著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第三版)10卷本150章615節(jié)330萬字,開創(chuàng)為城市“立傳”的先河,以立體、豐滿的洛陽千載帝都形象,以歷史洛陽前世今生的呼吸與脈搏,以都城洛陽特有的兵燹狼煙和婉轉(zhuǎn)風(fēng)流,以文化比較研究專家對洛陽的獨特“見解”,以磅礴跌宕的故事情節(jié),以藝技獨運的構(gòu)思布局,以簡約與飽滿臻于極致的洗練文筆,以重重蘊藉的文化輝煌和作家特有的深度幽默,將中國歷史文化小說的藝術(shù)魅力推到了新穎動人的特殊境界,相信讀者會驚喜于自己因為這部著作而獲得的關(guān)于東方文明的發(fā)現(xiàn)、立體洛陽的歷史文化精神和不凡的帝都個性以及大不相同的閱讀趣味。
本書第一版和第二版均為九卷本,因而本第十卷非常珍貴。
目 次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亂世藩王………………
第一百三十七章 后唐明君………………
第一百三十八章 五代瞬息………………
第一百三十九章 香艷奇葩………………
第一百四十章 洛陽地脈…………………
第一百四十一章 形勝西京………………
第一百四十二章 留守漫像………………
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境決戰(zhàn)………………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下名園………………
第一百四十五章 四道之論………………
第一百四十六章 熙寧變法………………
第一百四十七章 地產(chǎn)預(yù)測………………
第一百四十八章 婉約詞宗………………
第一百四十九章 靖康災(zāi)難………………
第一百五十章 抱樸守素…………………
娟娟與《帝都傳奇》………………………
《帝都傳奇》總目錄………………………
著者任見簡介………………………………
臺北張教授手持任見《曹操傳》臺灣版
1.多位北大博士推薦:任見先生的《大唐上陽》(15卷),與眾不同的認(rèn)識價值。
2.后山學(xué)派楊元相、鴻翎[臺]、劉晉元、時勇軍、李閩山、楊瑾、李意敏等誠摯推薦。
3.后山學(xué)派楊鄱陽:任見先生當(dāng)年有許多思想深邃、辭采優(yōu)美的散文在海外雜志和報紙發(fā)表,有待尋找和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