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娛樂原創
文|沈婉婷 編輯|樸芳
“談戀愛沒勁,接吻也沒勁,談戀愛接吻也沒勁,不談戀愛接吻就特別有勁!”
相信這句經典臺詞,就算是沒有看過《陷入我們的熱戀》(以下簡稱《熱戀》)正片的網友也會在社交平臺刷到過相關片段。
不過很遺憾的是,直到大結局前夕,之前被一些吻戲“路透”吸引而來的觀眾都遲遲沒有等來一場真正的實拍吻戲,并且幾乎可以確定是等不到了。
吻戲“想自由”有錯嗎?
事實上,這部青春現偶從發布定檔預告開始就因劉浩存和王安宇兩位主演的甜蜜互動和CP感備受期待,各種精彩片段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引發圍觀。
而開播之后,《熱戀》卻由于“吻戲借位”這一話題頻頻登上熱搜,原著中大量的吻戲名場面未在劇中得到充分呈現,而是以借位拍攝、切樹葉遮擋、拉全景等剪輯方式處理,由此帶來多方爭議并掀起一波又一波激烈討論。
爭議的焦點在于,吐槽方認為劇版對吻戲的展現形式與原著反差較大,削弱了部分情感戲中的張力和代入感;尤其是女主在小說中的設定是“親親狂魔”,接吻也是她與男主之間感情升溫的重要調劑方式,而劇中不僅刪減了多處接吻戲份,還多以借位取而代之,因此許多書粉表示“敷衍”“出戲”。
然而也有觀眾對劇版的這種表達手法表示理解和認可,一方面是粉絲為演員抱不平、倡導“吻戲自由”;另一方面關于“現偶是否一定要有吻戲”的探討再次洶涌,一個比較基本的共識是,任何情節的設置都應是為劇情而服務,吻戲也不例外。甚至有偏愛含蓄美的觀眾對動不動就吻上了的“工業糖精”嗤之以鼻。
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但無論如何,這場關于“吻戲借位”的唇槍舌劍為劇集貢獻了實實在在的話題熱度,從最初的質疑到對“王安宇親空氣還要翻面”的哭笑不得,再到網友們忍不住自己動手用AI合成吻戲,還有不死心的劇粉在線求兩位演員二搭,看得出來大家對《熱戀》是“又恨又愛”了!
跳脫出爭議,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這一現象背后所折射出的行業創作痛點。客觀地說,《熱戀》的吻戲之所以陷入如此大范圍的爭議,并不是因為現在的觀眾對吻戲的審美需求有多么強烈,關鍵點是在影視化改編尺度和劇情感染力的拿捏上,如果調整后的表現方式是合理且不突兀的,相信觀眾的接受度會更高。
由此可見,對于現偶來說,有沒有吻戲是創作者的自由,但前提是要保證作品的人設厚度和情緒濃度。
吻戲之外見真章
那么沒有“真吻戲”加持的《熱戀》是否精準傳達了“浪漫青春成長”這一主題呢?
犀牛君認為完成得還不錯。
首先除了吻戲之外,原著小說里大部分重要臺詞和情節在劇中得到了較高的還原,比如女主用“小狗在搖尾巴”向男主初次隱晦表達愛意;男主出國前對女主深情演唱林宥嘉的《想自由》,歌詞里句句都仿佛描繪著他此刻的心聲,這些臺詞或片段也在短視頻平臺迅速刷屏,被網友們用作個性簽名或是BGM,抒發對青春美好情愫的向往和懷念。
而劉浩存和王安宇兩位演員與角色的貼合度以及對人物的詮釋也可圈可點,一個是外表看似乖巧實則是個性直率、敢愛敢恨的甜拽酷妹,另一個是外冷內熱、敏感柔軟的學霸男神,被女友封為“浪漫詩人”。在顏值和氣質上,二位都十分符合青春偶像劇主人公的外形條件,該劇也在服化道方面加強了他們的人物特質。
更重要的是對角色內心情感的演繹以及男女主之間的化學反應,在不依賴吻戲的情況下將曖昧拉扯的戀愛氛圍營造得恰當好處。不得不說,兩人在上大學之前的極致推拉和微妙情感變化堪稱精彩,不管是女主的直球“明示”、灑脫告白還是男主的自我攻略、想避嫌又控制不住,都把屏幕外的觀眾“釣”得臉紅心跳。
視聽語言的呈現同樣加分不少,一則畫面色調和BGM都在盡力渲染青春敘事的浪漫氛圍,每當男女主的感情有了明顯進展時,就會響起與劇情風格非常適配的主題曲;二則劇集在場景布置上也具有巧思,如水下圖書館、度假山莊、筒子樓等都是根據劇中人物性格和故事基調所設計。
還有一點很難得的是,《熱戀》中所傳遞的戀愛觀和價值觀是能與當下年輕人產生共鳴的,比如男女主前期并沒有因為一時的沖動就放棄各自學業上的選擇,縱使萬般不舍還是鼓勵對方向前走;又如他們都來自有缺憾的原生家庭,卻在相遇相知的過程中在彼此身上獲得了愛情之外的成長和救贖。
當然仍需指出的是,與原著內容相比,劇版《熱戀》在群像的塑造和某些極具戲劇張力的戲份處理上還有所欠缺,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長劇在快節奏、強情緒主導的內容生態下的些許焦慮。
總體而言,拋開“吻戲借位”引發的一系列輿情,《熱戀》的主線劇情應是達到了如今市場上現偶的平均水平,也在公式化的言情敘事以外試圖探索新的表達形式和價值內核。
或許對觀眾來說,有吻戲的現偶沒勁,沒吻戲的現偶也沒勁,有沒有吻戲都上頭的現偶才特別有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