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葳這個名字,這兩年在CBA混得不算低調,國內球迷圈子也算小有名氣,尤其是今年剛拿下CBA本土得分王,按理說該風頭正勁,但一到NBA選秀這攤事上,現實就又擺在面前了,熱搜上熱鬧歸熱鬧,真正的冷暖其實只有自己最清楚,這次林葳又踏上赴美試訓之路,目標明確,方向也很豪橫——試訓獨行俠,而且是本屆NBA選秀他首支單獨試訓的NBA隊,但你真要說這事有多光鮮,還真不至于,甚至有點“陪太子讀書的味道。
說白了,獨行俠今年只有一個狀元簽,幾乎板上釘釘要選弗拉格,林葳被邀請去試訓,更多像是球隊后備名單“查漏補缺,獨行俠的后衛線今年確實人手告急,東契奇中途被交易,歐文又重傷報銷,球隊需要補充后場儲備,但說到底,這并不是為林葳量身定制的機會,而更像是在選秀池里多撈一把,萬一撈著了呢,球隊總得多做點準備,不然真有突發情況,連個能用的輪換都沒有,你說尷尬不尷尬。
其實林葳能拿到這次單獨試訓機會,除了獨行俠剛需,更多還是他在Pro Day上的表現給球探留下了點印象,那天的試訓不是走個過場,林葳的控衛素養和拼勁確實有點看頭,至少沒有被歸為“純陪跑那檔,能讓NBA球探多看一眼,也算是個成就,畢竟不是所有CBA后衛都能拿到NBA試訓邀約,這年頭再怎么說,華人球員能進NBA的大門,難度都快趕上中彩票了,別說打上主力,能混個雙向合同都算是破圈。
但話說回來,林葳的選秀行情其實并不好看,和19歲的楊瀚森比,差距一目了然,楊瀚森現在是各大NBA球隊爭搶的熱門,連開拓者、爵士都給了試訓,普遍都看好他能被選中,甚至有媒體預測他能沖擊首輪,反觀林葳,年紀大兩歲,天賦短板又明顯,CBA能刷分但NBA是另一套邏輯,體能、對抗、爆發力、橫移速度這些基礎指標不達標,直接就被按在天花板上,想要逆襲,難度確實太高。
再說獨行俠這邊,狀元簽的操作基本沒有懸念,弗拉格是全美公認的狀元熱門,球隊根本不會冒險去賭未成名的海外球員,林葳進隊的概率可以說無限接近于零,哪怕是雙向合同,也得看球隊最后有沒有“撿漏的想法,這種情況下,林葳的試訓更像是一場證明自己、順便刷存在感的旅程,和去年崔永熙拿到籃網雙向合同類似,都是“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的心態,但結果大概率是陪跑多過逆襲。
有球迷可能會問,都知道希望渺茫,林葳為什么還要堅持試訓,甚至兩次赴美特訓、參加Pro Day、歐洲訓練營全都不落下,這其實就是職業球員的韌性,國內能拿的榮譽都拿過了,下一步要么沖擊更高平臺,要么就原地踏步,林葳選擇了前者,哪怕結果不理想,他也能帶著這些經歷回頭再卷CBA,至少心理上不會有遺憾,這一點上,他比大多數“混日子的球員強了不少。
但也得承認,NBA對來自CBA的后衛一直都不友好,姚明、易建聯那一代還能靠身體素質和技術立足,后來的周琦、丁彥雨航、郭艾倫、趙繼偉這些人,基本都被現實打回原形,核心矛盾就一句話:CBA的得分王,能不能適應NBA的防守強度和節奏,能不能在高壓下保持輸出,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是刷子,哪怕數據再好,NBA也不會為你破格。
此情此景,林葳的“赴美夢多少帶著點悲壯色彩,試訓機會說到底是給自己一個交代,給國內球迷一個念想,獨行俠也好,其他球隊也罷,更多還是在給自己找后手,真要說林葳能成為“狀元簽陪練,這話雖然扎心,但也算現實,真正的選秀大戲,主角早就安排好了,配角多努力一點,未必沒有機會,但概率確實太小。
最后總結一句,林葳這波操作,既是勇氣也是冒險,NBA的大門從來不為普通球員敞開,想要逆天改命,除了天賦和實力,還得有運氣和時機,林葳這次單獨試訓獨行俠,更多是為自己拼個未來,也算是給中國籃球留下一點希望的火種,至于能不能成事,球迷們心里都有數,只能說,走到這一步已經值得點贊,剩下的,就看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