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是SUV、E8是轎車,L6是轎車、L7是SUV,吉利銀河如今在消費市場中是賣得不錯,甚至在近期還達成了品牌累計百萬銷量,可這產品規劃與定名方面確實略顯得潦草了些,這都還沒有算上星耀8、星艦7。不過,能看到的是,E系列在幫助吉利開拓純電動市場,而星系列與L系列則負責插混市場,搭載的均為不同版本的雷神(參數丨圖片)EM-i超級電混系統。現在,又一個將會搭載EM-i的A系列要來了,而它的首車就是定位于銀河L6與銀河星耀8之間的中型轎車——吉利銀河A7 EM-i。
近期,銀河A7 EM-i在完成申報的同時,吉利銀河官方也發布了更多官圖。能看到的是,車輛在設計上的確有著與另外兩款同門轎車相似的元素,像它三段貫穿的大燈組就圍繞了引擎蓋的邊緣,但它的處置明顯不如銀河L6尖銳,也不像銀河星耀8那么窄,而是選擇了將傳統大燈造型融入到當前流行的貫穿設計之中,這樣的選擇還是算比較聰明的。
不過,與我們提到的另外兩款不同,車輛并沒有使用小尺寸的導流結構,在同樣提供金屬插入裝飾的同時,它的導流槽開口更大,而其中的黑色裝飾面板也與車身面板之間形成了立體分層。同時,前保險杠中的梯形下格柵則與銀河L6更為接近,只是它并沒有帶來插入金屬面板的分層,看上去會比后者更成熟老練些。
側身設計上,銀河A7 EM-i看上去會比同級的秦L DM-i更修長一些,盡管它也是一臺中型轎車,但4918/1905/1495mm的長寬高當中,其長度會比秦L DM-i多出88mm,而2845mm的軸距也比競品更符合B級市場標準。
至于說車尾,銀河A7 EM-i倒是有一些吉利星瑞的感覺,特別是它的尾燈在插入金屬裝飾條后,看上去還是挺沉穩的。同時,后保險杠內,我們也見到了小尺寸擴散器、中置杠燈,還有上方的立體分層,這些都算是視覺上的加分項。
進入到座艙內,車輛的中控布局還是很簡練的。雙輻式方向盤造型與星耀8一致,而整體處置也采用了一大一小的雙懸浮式液晶屏,觸控屏下方的T型連貫處置又與銀河L6相似,僅僅在控制臺細節上有所差異,下方還帶有掏空儲物設計。此外,車輛門板裝飾帶有木紋材料,多區域的中線也都塞入了氛圍燈帶,座椅包覆也帶有菱形絎縫紋理裝飾。目前為止,可確認的配置包括了Flyme Auto智能互聯系統,智能方面還會提供吉利自研的千里浩瀚智能輔助駕駛系統,預計會采用無激光雷達的H5方案。
動力方面,銀河A7 EM-i搭載的雷神EM-i超級電混系統會提供1.5L插混專用發動機,傳動匹配單速DHT混動專用變速箱。從82kW申報數據看,其預計與現款銀河L6、星耀8是同一版本,但單電機的最大功率是160kW,還是175kW版本尚未確定,系統綜合扭矩有望達到398N·m。據悉,銀河A7 EM-i的CLTC綜合續航會超過2100km,而虧電油耗則有望保持在2L級別,CLTC純電續航也將會提供兩個版本,預計分別為60km、130km。
吉利銀河A7 EM-i整體呈現出來的狀態還是比較穩健的,它既有迎合當下市場審美趨勢的流行元素,也繼續在尺寸規格等方面保持一種躍進優勢。盡管從家族的縱向對比來看,車輛在內飾等設計上的家族差異化有些太低了,可綜合7萬級的銀河L6、12萬級的星耀8來看,倘若這臺B級車能夠以10萬級的價位進入市場,又帶有長續航、低能耗的優勢,或許還真成為一臺可與比亞迪秦L DM-i匹敵的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