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R陀螺 萬里
5月27日,雷鳥創新舉行「看見后智能手機時代 See the Extraordinary」旗艦新品發布會,期間除了旗艦AR產品雷鳥X3 Pro外,還發布了新一代分體式AR眼鏡雷鳥Air 3s系列以及雷鳥魔盒2。
此前VR陀螺曾對雷鳥X3 Pro進行了詳細評測,本文將聚焦于雷鳥Air 3s,這款售價1499元的AR眼鏡在新一代主機雷鳥魔盒2的加持之下,具體體驗如何?
(注:雷鳥Air 3s分為標準以及Pro兩個版本,兩者外觀配置相同,但是Pro版本獨占環繞音效,并附贈遮光罩以及邊充邊用配件)
1200尼特超高亮度,光學素質再次升級
熟悉雷鳥創新的讀者都知道,企業在AR賽道上采取了多條腿走路的策略,其中【雷鳥X】系列為高端產品,一體機形態,聚焦于前沿探索,配備全彩Micro-LED、刻蝕波導等,適用于信息輔助、AI助理、拍照、翻譯、提詞等使用場景。
相比之下,【雷鳥Air】系列則可以視為相對親民化的選擇,產品采用分體式形態,光學方案為Micro-OLED + Birdbath,旨在提供大屏觀影、投屏相關解決方案。得益于雷鳥全鏈路能力+TCL技術支撐+頭部供應商共研三大buff,再加上只專注于核心場景,它在同類型產品中極具競爭力。
雖然以上兩類產品都歸類于“AR”,但是功能場景卻大不相同,近年來雷鳥創新傾向于將分體式AR定位為“口袋電視”,筆者認為這是一個非常貼切的描述。
上為雷鳥X3 Pro,下為雷鳥 Air 3s,圖源:VR陀螺
分體式AR其實已經是業內非常成熟的一類設備,其最早于2019年面世,如今經過了數年迭代,產品硬件以及ID設計已經趨于穩定。反映在雷鳥Air 3s,其在外觀上與之前的產品相比并無太多變化,更多的是整體體驗如顯示效果以及軟件細節方面的升級迭代。
展開來看,雷鳥Air 3s本體為黑色,前面有一塊亮面遮光鏡片,除了鏡腿部分稍粗外,外形已經非常接近普通墨鏡類產品。眼鏡左右鏡腿處分別放置了一組亮度調節按鈕、音量調節按鈕以及一個菜單按鍵。數據接口位于右鏡腿最后方的位置,線纜采用了轉角設計,方便走線并使得佩戴能更加牢固。
圖源:VR陀螺
佩戴方面,眼鏡本體重量只有76g,在一眾同類型產品當中屬于頗為輕巧的存在。此外,上一代產品的部分優秀設計在該產品上同樣有所保留:眼鏡內側使用了親膚類材質、配備氣囊型鼻托、鏡腿支持外擴、支持9檔上下調節,這極大程度兼顧了不同頭型用戶的使用需求。
雷鳥Air 3s 機身使用了大面積石墨烯材料,設備工作時會將熱量集中導出到右鏡腿區域,即便長時間使用,也不會出現額頭發燙等不適感。
圖源:VR陀螺
聲學方面,雷鳥Air 3s 同樣“繼承”了獨家雙單元背靠背音頻結構,支持11檔音量調節。實測眼鏡的聲音私密性非常優秀,筆者在工作環境將音量調至50%,此時已經能保持良好聽感,而周圍的人基本察覺不到我在播放視頻。
筆者手上的設備為Pro版本,支持標準、輕語以及環繞三種聲音模式。從聽感來看,雷鳥Air 3s相較于Air 2s提升還是比較明顯,聲音更加干凈,并且細節表現也不錯。
環繞模式則是【雷鳥Air】系列的首次加入,啟用后能夠直觀感受到聲音變得更加開闊,并有一種包裹感,在電影場景下,強烈推薦啟用。
圖源:VR陀螺
對于眼鏡核心的光學素質,雷鳥Air 3s部分參數如下:分辨率1920×1080,FoV 46°,顯示畫面等效4米135英寸、支持60/120Hz調節。
可能老讀者已經看膩了這些信息,原因在于現如今1080P基本上是Birdbath眼鏡的唯一選擇,視場角通常拉不開太大差距、并且支持120Hz也是常規操作。如果基于這些參數來看,很多人會認為產品已經開始原地踏步,不過事實上并非如此。
Birdbath眼鏡跟電視等顯示產品類似,除分辨率外,背后還涉及到大量影響用戶體驗的指標,如鏡頭清晰度、亮度、Eyebox、對比度、色域等,里面每一項細節都會直觀影響用戶體驗,同時也在考驗廠家的優化功力。
雷鳥Air 3s在光學方面繼續大步前進,搭載視涯最新的第5.5代Micro-OLED屏幕以及TCL與雷鳥聯合研發的孔雀光學引擎2.0,它在畫面純凈度、亮度以及準確度方面均有明顯提升。
展開來看,全新的光學引擎升級了光學涂層以及光學透鏡,使得眼鏡在保持超大Eyebox的同時進一步提升畫面純凈度,并且有效改善了屏幕邊緣發虛的問題。
此外,得益于屏幕升級為了雙層OLED屏幕工藝,眼鏡峰值亮度飆升至1200尼特,它相較于上一代產品提升高達85%,在同類型產品中也屬于斷檔式領先。
亮度指標對觀看體驗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高亮度能改善畫面對比度并能展示更廣的動態信息。不僅如此,眼鏡亮度邁過1000尼特門檻后,意味著它已經能夠走向戶外,在露營、野餐等場景下使用時也能獲得不錯觀感。
拍屏效果展示,僅供參考,圖源:VR陀螺
總的來看,筆者認為雷鳥Air 3s瞄準專業顯示器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了,首先顯示效果逐步攀升,并且眼鏡的OSD菜單操作邏輯跟顯示器類似,提供了豐富的功能選擇,如可以自定義調節刷新率、畫質(包含標準、專業、電影、游戲、護眼五檔)、聲音等,它不僅能夠勝任普通用戶的日常觀影需求,甚至已經能夠滿足部分專業用戶的特定用屏需求。
AR主機邁向全面屏時代,加量減價
除了AR眼鏡外,本次雷鳥創新發布會還帶來了全新的分體式AR配套主機雷鳥魔盒2,比上一代有明顯升級。
雷鳥魔盒2可以視為一個電視盒子,里面集成了無線投屏、NAS、瀏覽器、本地播放器等一些常用功能,并預裝了云視聽極光、芒果TV、奇異果TV等主流的影視APP,當然設備也支持安裝其他第三方APP進行使用。眼鏡支持即插即用,非常便于獲取一些音視頻資源。
從下圖不難發現,新老主機在外觀方面具有顯著不同,堪稱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過渡。如果雷鳥魔盒2用一句話描述,我認為這就像是一款“沒有屏幕的全面屏設備”,其正面是一個碩大的觸控面板,被圓潤的機身包裹,筆者剛上手時甚至以為是“金屬+玻璃”材質(其實不是),手感和質感非常不錯。
圖源:VR陀螺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交互,初代產品采用了按鍵交互,這一代則升級為了觸摸板+指針交互,官方稱之為FlyTouch觸控系統。得益于陀螺儀的加入,設備可支持3DoF操控,拿在手上左右晃動即可控制光標,并基于正面的觸摸板實現交互。主機內集成了一整套智能手機常見的全面屏手勢,比如點選,左右滑動返回,上劃回到主頁、頂部下拉調出控制中心等,沒有額外的上手門檻。
新老主機對比,圖源:VR陀螺
在筆者看來,雖說雷鳥魔盒2并非一個必要配件,但是它的出現給用戶提供了最為簡單的觀影解決方案,此外,它還提供了無線投屏等實用性功能,因而對于觀影愛好者而言,強烈推薦購入。
雷鳥魔盒2主頁展示,圖源:VR陀螺
關于眼鏡的適配性問題,它可直連支持DP協議且為USB-C接口的設備,由于近些年來兼容DP協議已經是消費電子產品的一個趨勢,因而在設備兼容性方面其實并不需要過多擔憂。以蘋果系列產品為例,只要產品配備了Type-C接口,那么基本上都能直連,也可以通過轉接線連接。
對于Lightning接口的蘋果手機、Switch等游戲設備,以及只有HDMI接口的筆記本等,其雖然不支持直連,也可以通過轉接器的方式連接使用。另外一些其他設備,如無人機、老款智能手機等,可以通過雷鳥創新平臺進一步查詢適配性。
使用體驗:以輕巧便攜的機身切入顯示屏未能滿足的場景需求
去年雷鳥創新CEO 李宏偉曾提到,91%的分體式AR眼鏡用戶主要使用眼鏡來觀影和游戲,而空間應用、多任務等花哨的功能反倒用的不多。結合筆者這一段時間以來對雷鳥Air 3s的使用習慣來看,確實如此。
- 場景一:公司午休追劇
這段時間筆者最為高頻的使用場景是在公司午休時間段使用AR眼鏡連接雷鳥魔盒2進行追劇。這里可能有些人會有疑問:電腦也可以獲得同樣的體驗,為何我們還需要一款眼鏡?
這里就不得不提到AR眼鏡的幾大好處:一方面,眼鏡可以獲得等效電腦顯示器的大屏顯示效果,并能提供絕佳的音視頻私密性。辦公室午休時往往會關燈,如果用電腦追劇可能會影響到其他人,而AR眼鏡并沒有這方面的困擾。
圖源:VR陀螺
此外,AR眼鏡是近眼顯示設備,屏幕相對眼睛固定,因而會具有極高的使用自由度,可以坐著、躺著甚至站著,以最舒服的方式使用。由于眼鏡設備輕巧,即便長時間佩戴也沒有太多負擔。
不難發現,AR眼鏡由于體積小巧,可能在某些場景下具有奇特功效:如在書房、出租屋等小房間中,安置電視其實并不太現實,有些人會選擇使用投影儀進行觀影,但是亮度色彩問題又不盡如人意,這個時候,AR眼鏡會成為一個很好的替代品。
這里再說一個題外話,筆者觀察到,經過這幾年發展,Birdbath眼鏡在高鐵、飛機等場合下的出鏡頻率也越來越高,這表明眼鏡正在逐步出圈,其小尺寸大屏幕的獨特產品價值同樣適用于差旅等場景。(新一代出行搭子潛力max)。
- 場景二:觀看空間視頻
蘋果為iPhone 15 Pro系列以及后續機型開發了空間視頻/照片拍攝功能,但是該格式往往需要借助Vision Pro等頭顯設備才能獲得3D觀看效果。
現如今,隨著AR眼鏡的出現,用戶有了平替型解決方案:雷鳥Air 3s 用戶只需要借助《RayNeo XR》APP即可在眼鏡端觀看手機所拍攝的空間視頻內容。
筆者近期拍攝了一些視頻,雖然沉浸感會比VR頭顯略遜一籌,但配合眼鏡觀看依然可以獲得不錯的景深以及立體感。
(Ps:雷鳥AR眼鏡的3D觀影功能“藏得很深”,需要同時長按左右兩側的按鍵才能啟動,希望后續能夠將這一功能加入到菜單欄選項當中,這樣操作會更加直觀)。
空間視頻搭子,圖源:VR陀螺
- 場景三:辦公輕裝出行
有段時間,筆者對蘋果新款M4版Mac Mini心動不已,甚至一度打算用它取代筆記本來辦公,不過由于屏幕以及電源的局限,最終沒有購入。但現在回想,隨著雷鳥Air 3s這類小巧便攜的顯示終端出現,“Mac Mini+AR眼鏡”其實也不失為一個潛在的解決方案。實際上,確實已經有部分網友開始這么用了。
同樣得益于AR眼鏡小巧大屏的特性,其實我們也可以將其作為辦公出行的替代解決方案之一。筆者基于藍牙鍵鼠+雷鳥魔盒2+雷鳥Air 3s套裝已經可以滿足一定程度的文字辦公需求。
圖源:VR陀螺
基于這一段時間對雷鳥Air 3s的體驗,筆者感覺傳統的電視/顯示器設備正在被AR眼鏡撕開一個口子:一方面AR眼鏡顯示素質逐漸提升,已經可以摸到傳統顯示設備的尾巴。另一方面而言,眼鏡小巧大屏的概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并在小空間、輕裝出行、3D顯示等場景下初步站穩腳跟。
根據洛圖科技(RUNTO)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AR眼鏡和AI拍攝眼鏡線上市場中,雷鳥創新以50%的市占率位居第一,雷鳥斷檔式領先反映了雷鳥的產品獲得了消費者的普遍認可。回到雷鳥Air 3s這款產品,其延續老產品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再加上聲學、顯示效果等方面的逐步提升,這種領先優勢將有望進一步擴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