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如潮水逆流 唯獨心聲不息
文 | Esther
用Ai生產內容逐漸成為現在流行的趨勢,人們總是懶惰,喜歡追逐不費吹灰之力,便能得到好成果的工具。的確,這樣便捷的工具誰不愛呢?但Ai生產的內容,看久了,不僅審美疲勞,還會有逐漸被“異化”的感覺。
現在,無論是設計師、剪輯師還是編導,在新媒體行業,大家都樂于用Ai,我也不例外。甲方喜歡精美的動畫畫面,雖然我們沒有能力去畫,但Ai有能力呀。我們只需要反復去試驗指令,得到讓彼此滿意的畫面就可以了。在這個視頻生產的過程中,我負責的工作是審核,Ai出來的畫面不全是完美的,只要時間一長、人物一有,它就容易變得“掉san”:人物的動作變得扭曲、眼珠子變得很奇怪,有時候翻到天上、有時候甚至消失不見了。我需要不厭其煩地去發現和指出Ai畫面的“反人類”之處,并加以調整。
最后,我們的視頻得到了尚且滿意的結果,最起碼能交差了,這個過程我們也沒有耗費太多的人力物力成本,只有充錢平臺和支付配音的支出。只要打上“本視頻由ai生成”,似乎一切就能逃脫版權的限制。設計師用Ai,文本生產用Ai,視頻生產也用Ai,甚至連人的情感寄托,人們也用Ai,我們已經離不開沒有Ai的生活。
可這樣的生活真的好嗎?
前不久我在小紅書刷到一個案例,很多人把Ai當作情感寄托,盡情抒發自己的情緒,渴望得到Ai“真心”的安慰與支持。起初的確如愿,Ai很好地履行了它作為“心理咨詢師”的責任,可經常使用,他們發現錢,Ai的回復就越模版化。他們感覺到敷衍、失望,甚至背叛。他們覺得Ai的“不真心”加重了他們的創傷。而我只覺得可笑。人們總是這樣擅自將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本不是人的生物,卻自私地渴望擁有更多的回饋。
Ai的工具用久了,一起都變得“異質”起來。沒錯,異質,一坨精美卻異質的垃圾。我并不否認Ai生產的內容里人的智慧,沒有我們這些牛馬反復調試,也沒有能用Ai交差的內容。但這些好看嗎?我們的審美到底去哪了?模版化的炫酷精美視頻,這就是創新嗎?Ai跑出來的設計海報,這就是美嗎?Ai生成的文本和故事,屬于我們的活生生的語言,就要消失了,你甘愿嗎?工作是工作,我們所有人都是牛馬,想著趕緊交差,就會成為Ai的寄生蟲。但工作也帶來了思想的內容創作,長此以往,人們或許被Ai反過來“馴化”。我們會被自己創作出來的“語言”所吞噬,從而失去自己的聲音。
Ai可以為你“辯護”,卻永遠不能代替你的聲音
不否認,以后Ai說不定會進化到我們無法控制的地步。說不定只要寥寥幾字,它就能生成邏輯完美、畫面完美的畫面,只要寥寥幾字,它就輸出你之所想,畫出你之所畫。但這真的是你想創作的、而不是Ai給你的固有模板嗎?最近很喜歡一句歌詞,“你的吶喊是屬于你自己的,就算能為你辯護但不能替你代辯;同樣,我的憤怒和痛苦只屬于我,誰都不能碰”。Ai是很好的工具,我不反對使用它,作為牛馬我也已然成為Ai的“小狗”,但我始終覺得,就以繪畫為例,Ai永遠無法超越人的繪畫。我們的情感與苦難,這些,Ai可以為你“辯護”,卻永遠不能代替你的聲音。
■ 編輯排版|Esther
■ 圖片|來自AI作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