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紅書的估值飆升再度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根據彭博社看到的來自金沙江創投GSR IV基金的內部文件,截至2025年3月底,該基金資產中91%來自小紅書。
而GSR IV基金持有小紅書8.47%的股份,對應估值約22.2億美元。
據此推算,小紅書整體估值已達260億美元,較去年7月約170億美元的估值上漲超過50%。
更有投中網報道指出,小紅書老股交易在私募市場持續升溫,當前已有人報出350億美元的估值,但“一股難求”。
多位市場人士表示,投資人對小紅書的成長預期較高,即便有報價,也鮮有股東愿意出手。
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朱嘯虎在回應相關估值問題時,僅簡短表示“沒有股東愿意賣”,未正面確認估值細節。
不過,今年年初有消息稱,小紅書早期股東正在評估退出機會。
據彭博社1月報道,包括紀源資本、金沙江創投、天圖投資等機構,當時正洽談以至少200億美元的估值出售小紅書老股。
據悉,感興趣接手這部分股份的有紅杉中國、高瓴資本、騰訊等。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24年7月,部分小紅書老股以170億美元估值成交。
從去年7月到今年1月,小紅書估值上漲約17.6%,這令早期投資人更有動力尋求老股出售。
不過,小紅書老股出售交易仍存在不確定性。
有接近交易的人士稱,雖然當前老股估值報出高價,但并不意味著一定會達成交易。
一方面,部分報價可能具有試探或維持市場預期的成分;另一方面,臨近IPO階段,早期投資人惜售情緒濃厚。
而小紅書何時IPO,近來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早在2018年4月,小紅書創始人瞿芳就公開表示,小紅書有可能會在未來2到3年內完成IPO。
不過,彭博社2021年7月報道稱,小紅書暫停赴美上市,同年10月有傳言稱其計劃赴港上市。
2023年底再度傳出香港IPO消息,小紅書回應稱暫無上市計劃。
到了去年10月,市場再一次傳出小紅書計劃赴港上市的消息。
目前,市場普遍預計,小紅書最快有望于今年啟動香港IPO。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IPO傳聞流傳之際,小紅書正在加快其國際化布局。
6月7日,該社交媒體公司在香港正式設立首個境外辦公室。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開幕儀式并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及創科中心,可助力小紅書壯大業務,并拓展全球布局。
小紅書商業跨境業務總經理千月指出:“香港對我們而言不僅是重要市場,更是一個關鍵橋樑。跨境業務團隊將發揮雙向鏈接作用:一方面協助境外品牌對接中國內地消費者,同時支持內地品牌拓展至香港等境外市場。”
6月7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左三)、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左二)、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主任任景信(左一)、小紅書首席營銷官之恒(右三)、小紅書首席財務官曼巴(右二)及小紅書商業跨境業務總經理千月(右一)在小紅書香港辦公室開幕典禮上合影。
千月表示,公司亦有跟香港高校合作,培育精通中西營銷策略的人才,支撐跨境電商和內容生態的長期發展。
事實上,盈利能力的提升是支撐估值的重要基礎。
小紅書在2023年首次實現盈利,當年實現營收37億美元,凈利潤達5億美元;2024年預計利潤翻番,超過10億美元。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2022年小紅書營收為20億美元,錄得凈虧損2億美元。
短短三年時間小紅書實現由虧轉盈,再利潤翻番,展示出較強的商業變現能力。
可以預見,在當前監管趨穩、資本回暖的背景下,小紅書毫無疑問會是下一家沖刺IPO的明星公司。
伴隨估值不斷攀升與二級市場交易活躍,資本市場對其上市時間表的關注度也在持續升溫。
小紅書目前已獲得紀源資本(后分拆為Granite Asia和Notable Capital)、真格基金、天圖投資及金沙江創投等投資機構的支持。
在IPO節奏尚未明確的當下,小紅書的老股正成為稀缺資源,而資本市場對于其未來表現仍充滿期待。
若能順利在港交所啟動上市程序,小紅書IPO或將成為2025年中國內容平臺出海與資本化的標志性事件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