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第一次通過自己積累的蜂窩SEP專利資產對外收費,收費的對象就是大眾這樣國際知名的老牌車企,這無疑為OPPO未來專利運營之路開了一個好頭。
作者 | 布魯斯
當OPPO與大眾汽車共同宣布達成雙邊專利許可合作時,這場看似跨界的握手實則暗含著全球汽車產業技術革命的專利破局之道,以及專利“優等生”OPPO從單純的實施人向實施人和專利權人雙重身份的轉變。
2025年6月5日,OPPO宣布與大眾汽車集團簽署全球專利許可協議,將覆蓋5G在內的蜂窩通信標準必要專利(SEP)的技術成果注入德國汽車巨頭的全球產品線。“我們很高興通過這項專利許可協議與大眾開展合作,”OPPO專利許可負責人林委之表示,“大眾知識產權團隊為此所付之努力,及其對雙方合作價值的卓識遠見令人欽佩。此次合作既是對OPPO蜂窩通信技術創新領導地位的再次認可,也體現了我們構建長期健康、可持續知識產權生態的承諾,該生態致力于推動長期創新與行業共同發展。”
這次和大眾的合作,不僅是OPPO首次突破性地將專利布局從消費電子延伸至汽車領域,更進一步為中國手機企業在全球標準必要專利博弈中爭取了關鍵話語權。據悉,這是OPPO第一個對外許可的雙邊專利協議,也是德國大眾公司在蜂窩通信領域,首次接受來自中國公司的雙邊專利許可。OPPO第一次通過自己積累的蜂窩SEP專利資產對外收費,收費的對象就是大眾這樣國際知名的老牌車企,這無疑為OPPO未來專利運營之路開了一個好頭。
行業背景:汽車制造商的蜂窩通信SEP困局
全球汽車產業正經歷百年未有之變局。據國際知名市場研究和咨詢公司財富商業洞察(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分析,全球車聯網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4年的1739.0億美元增長至2032年的9725.9億美元,預測期內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24%。
隨著車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汽車制造商對蜂窩通信技術的依賴程度呈指數級增長,一輛現代智能網聯汽車可能涉及數千項通信SEP。然而,通信企業與汽車行業在專利許可理念上存在重大分歧:前者傾向于沿用智能手機行業的許可模式,后者則堅持“組件級許可”原則,主張應由一級供應商而非整車廠商獲取專利許可。
這種分歧使得傳統汽車廠商在這波智能化浪潮中陷入專利困境:Avanci專利池將4G許可費從15美元提至20美元,5G套餐更是開出32美元的高價,這種“整機收費”模式與汽車行業“部件采購”的傳統商業模式形成直接沖突,Avanci堅持的“整車許可”模式被汽車廠商批評為“收費過高且缺乏透明度”。這也導致全球范圍內多起高額訴訟,如Avanci專利池與戴姆勒、福特等汽車廠商之間的系列糾紛。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的調研揭示關鍵矛盾:蜂窩通信模塊T-Box是車輛智能網聯系統中的核心部件,其在整車成本中占比不足1%,卻要承擔整機售價5%的專利費用。這種價值錯配也正是汽車行業難以接受“整機收費”模式的癥結所在——只有專利價值評估從“整機價格”轉向“技術實際貢獻”,整個產業鏈的利潤分配機制才能迎來合理重構。
破局者OPPO:專利實力加持下的“務實靈活”
根據LexisNexis IPlytics數據,截至2025年1月,OPPO以5G專利綜合實力全球第八的排名,與華為、高通等傳統通信巨頭同臺競技。這種跨越式發展源于其精準的技術戰略布局:在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構建的專利組合中,不僅包含蜂窩通信基礎專利,更將觸角延伸至車聯網特有的C-V2X(蜂窩車聯網)等技術領域。
值得關注的是,OPPO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前列。截至2025年3月,OPPO全球專利申請量超過11.3萬件,授權專利超過6.2萬件。而發明專利申請在所有專利申請中占比超過九成。這種質量優勢在實操層面已轉化為技術溢出效應——自主研發的VOOC閃充技術通過60余家汽車廠商的驗證,累計搭載車輛突破千萬臺,印證了OPPO技術方案在汽車場景下的適配能力。當這些技術積累遇到大眾汽車集團每年超千萬輛的產能規模,雙方的合作自然水到渠成。
OPPO作為全球5G標準必要專利的重要持有者,此前在通信設備領域的SEP許可實踐中已展現出務實靈活的風格。例如在與諾基亞等公司的全球專利訴訟中,OPPO展現了既能堅決維護自身權益,又能在適當條件下達成和解的戰略智慧。這些經驗無疑為此次與大眾汽車集團的順利合作奠定了基礎。
對大眾汽車集團而言,選擇與OPPO達成雙邊許可協議而非通過Avanci等專利池獲取許可,反映了其對當前SEP許可生態系統可能缺陷的清醒認識。市場監管總局曾于2024年6月約見Avanci專利池相關負責人并遞交《提醒敦促函》,明確指出其在汽車無線通信標準必要專利許可過程中存在的壟斷風險,特別是“專利清單不夠清晰”、“可能存在非SEP以及底層SEP注水問題”以及“多家專利池重復收費問題”等。在這種監管壓力下,汽車廠商考慮與單個專利權人達成直接協議,也不失為避免專利池模式下潛在法律與財務風險的一種途徑。
行業影響:OPPO“專利身份”轉換和智能網聯汽車專利許可生態多元化
站在產業變革的十字路口,OPPO與大眾的合作案例具有多重啟示意義。OPPO與大眾的協議將產生遠超兩家公司范疇的行業漣漪效應,首當其沖的是對現有汽車行業通信SEP許可格局的沖擊。Avanci等專利池長期以來在汽車SEP許可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其商業模式依靠將60多家專利權人的專利打包許可,這種模式雖降低了交易成本,卻因缺乏透明度而飽受詬病。OPPO作為重要SEP持有人選擇直接與汽車廠商談判,或將帶來實現路徑更為多元化的SEP許可生態系統。中國企業有望在構建更為公平、高效的全球SEP許可生態中發揮引領作用。在這個意義上,OPPO與大眾合作的價值不僅在于其商業成果,更在于其為行業提供的合作范式與為解決"標準必要專利許可困境"注入的新動能。此外,OPPO通過此次和大眾的專利合作,歷史上首次通過自己積累的強大的蜂窩SEP專利資產對外收費,而且收費的對象還是大眾這樣國際知名的老牌車企,這無疑為OPPO從單純的實施人向實施人和專利權人雙重身份的轉變起了一個好頭。可以預計的是,OPPO未來的專利貨幣化之路會越走越順,越走越遠。
而從技術創新角度看,這一合作將加速通信技術與汽車應用的深度融合。OPPO在5G、AI等領域的專利技術直接注入大眾汽車產品線,不僅提升車載通信性能,更為未來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等場景奠定基礎。
當中國科技企業的專利墻開始支撐起全球汽車產業的智能化轉型,這場合作的意義已超越商業本身。它再次證明了中國企業不僅能參與全球技術規則制定,更能通過靈活變通的智慧和創新的合作模式推動產業變革。在智能網聯汽車的新賽道上,OPPO們正在書寫新的規則——這里沒有傳統產業的傲慢與科技新貴的偏執,只有技術進步與產業需求的深度共鳴。這種共鳴,或許正是破解全球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必要專利許可困局的關鍵密碼。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知產力立場)
封面來源 | Pixabay 編輯 | 布魯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