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孫光辛 編輯 | 魏曉
大疆掃地機器人這下真的要來了。
根據網上流傳的大疆掃地機器人包裝的諜照圖,這款掃地機器人的名字叫做ROMO,價格不詳。
從2024年底,大疆掃地機器人的消息時不時就會傳出來一點,但一直未獲得大疆方面的確認。不過這次,消息基本成真。
端午假期期間,有網友發現大疆掃地機器人已經能在京東旗艦店上預約了,相關截圖顯示,預約截止時間為6月6日0時,但藍媒匯并未在京東上搜到相關鏈接,客服也表示暫未收到相關消息,以官網信息為主。
左1左2為社交媒體截圖,右1為6月3日京東截圖
大疆的相關工作人員向AI藍媒匯表示,該產品目前正處在上市前的籌備階段,正式上市前暫不方便對該產品的情況做介紹。這個回復雖然沒有直接回應市場傳聞,但即將量產上市基本可以確定。
對于大疆掃地機器人,許多人還是表示很期待的,不過也有網友表示,按大疆以往的產品,還是等出到3.0版再買,不差錢的可以先幫大家體驗體驗。
可以說,這款已經研發了4年多的掃地機器人,不僅寄托了大疆拓展新業務的希望,也被外界寄予了厚望。但也正是因為被寄予了太多的希望,ROMO還沒出生就已經壓力山大了。
市場需要一條鯰魚
先不論大疆ROMO到底能賣出多少臺,大疆掃地機器人即將正式上市的消息一出來就引發了強烈的關注,原因無他,掃地機器人市場太需要來個重量級選手“攪局”,大疆早已被看做是那條“攪局”的鯰魚。
從市場份額上看,當前掃地機器人頭部品牌之間的差距已經很小了,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科沃斯、石頭科技基本平分了超一半的市場份額,剩下的市場份額中又有超六成被云鯨和追覓平分。再加上小米掃地機器人的份額,留給其他掃地機器人品牌的空間屬實不多。
2024年各品牌掃地機器人市場份額
近年來,也不是沒有其他品牌嘗試過沖擊掃地機器人市場。傳統家電代表的美的,曾靠著性價比在前兩年異軍突起,但并沒有將市場格局改寫。如今的掃地機器人市場,依然是科石云追米五巨頭霸占絕大多數市場份額的局面。
穩定的另一面就是停滯。掃地機器人這個科技含量很高的賽道,已經很久沒有出現爆款的功能或顛覆性的技術創新,逐漸進入拼銷售的階段,業界都希望能有一股新的力量,讓掃地機器人這個市場重回技術實力的比拼。
所以大疆自從2023年被傳要進軍掃地機器人后,就一直被業界緊密關注著。
從技術層面講,大疆進軍掃地機器人的優勢明顯,甚至可以說是降維打擊。
相關行業觀察者分析稱,無人機與掃地機器人雖然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但在不少技術上都存在很強的關聯性,很容易遷移。比如說當前很多掃地機器人給人感覺吸力虛標,主要原因就出現在電機上。無人機常常要面對大風的問題,也需要靠強大的電機來解決。
除此之外,很多掃地機器人的核心技術點也都可以從無人機上找到解決方案。據了解,其雙目視覺SLAM技術能在復雜光照條件下實現厘米級定位,全向毫米波雷達與視覺傳感器融合方案可有效識別細微障礙物,電池可以讓掃地機續航突破3小時。
據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官網,大疆于2025年5月26日獲得了一款掃拖一體機器人(具有真空吸塵器功能)的產品認證,這或許就是大疆即將出售的那款新產品。從產品認證信息上還看不出該產品與其他掃地機器人,在功能上與其他掃地機器人有何區分,也沒有其他具體參數可以用來比較,目前大家還是在大疆已有的技術基礎上進行猜測。
所以無論從產品創新的角度還是消費者服務的角度,大疆這樣的重量級選手進入到掃地機器人市場,都讓業界看到了掃地機器人技術迭代加速,以及提升產品質量與服務的希望。
為何拖了4年?
公開信息來看,大疆做掃地機器人最早可以追溯到2020年,大疆創始人汪滔親自下場定下目標。但這一做就是4年。
有觀察人士認為,以大疆的技術與供應鏈能力,想做一款掃地機器人肯定不難,缺的是一個合適的入場時機。
大疆的產品定位一向是高端,掃地機器人肯定也是定位在高端產品,特別是5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場。
在大疆開始做掃地機器人之后不久,掃地機器人市場開始變臉。掃地機器人在2020年之后出現下滑的趨勢,2022年開始,幾家主流掃地機器人企業紛紛打起了價格戰。直到去年國補的出現,掃地機器人才重回量價齊增的局面。
同時,當前掃地機器人主要的功能同質化嚴重,技術創新越來越難以被消費者直接感受到,這也影響了產品價格的進一步提升。特別是隨著全能基站成為標配,掃地機器人的高價格也越來越難以支撐,價格戰進一步加劇。
環球網的報道顯示,2023年上半年,全能款的掃地機器人均價由5076元降至4084元,而在618期間,頭部品牌更是將價格降至3000元上下。
來源:安信證券
而大疆掃地機器人第一次推遲發布正是在2023年,很難說這不是受到了當時產品均價的影響。
當時也有同行曾想逆勢闖入高端掃地機器人市場,以高價著稱的戴森就曾分別在2023、2024年推出過售價4999元的WashG1和9999元的360 Vis Nav,但均鎩羽而歸,單純靠品牌溢價并沒有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戴森的兩次失敗也為大疆提前探了路,入局高端掃地機器人并不容易。
當然,這四年里大疆也沒閑著,不斷地打磨產品,但無論是為了保住大疆的招牌,還是成功切入高端市場,大疆這款產品都得做得非常出色才可以。特別是被曝出產品上市計劃后,拖得越久,外界的期待就越大,即便大疆自己不在乎外界的關注,可一旦產品未達到市場預期,很有可能受到反噬,壓力之大,恐怕只有大疆自己才能知曉。
大疆想要的不只是一款新產品
對于大疆來說,想要從ROMO上得到的肯定,不只是一款成功的掃地機器人。
雖然大疆早已成為無人機領域的絕對霸主,但在C端,僅僅依靠無人機打天下還是不夠的。所以近些年大疆多次嘗試在C端跨界,推出的運動相機,教育機器人,還嘗試過造車,再到用4年時間來打磨的掃地機器人。
大疆獲得目前公開的最后一次融資是在2018年,根據當時的報道,大疆對于之后5年的暢想是無人機只占50%的營收,影像板塊占25%,新業務占25%。
所以早在2019年,大疆就曾提出過空間智能的概念,ROMO這款無人機也被定義為“地面空間智能探索者”。
如此一來,ROMO對大疆來說就不只是一次新業務的嘗試。再加上2023年底,大疆停止了部分教育業務,壓在掃地機器人身上的擔子就更重了。
不過大疆ROMO也不是沒有成功經驗可以借鑒。當前掃地機器人的前五大品牌中,追覓的優勢就是5000元以上價格段產品,與大疆的目標市場相同,目前已經連續兩年為該價格段銷售額第一的品牌。
隨著中國掃地機器人品牌的競爭從國內延伸至海外,追覓又依靠5000多家海外門店前拿下了8%的全球市場份額。
追覓成立至今不過8年的時間,出海的時間更短,雖然在掃地機器人領域已經熬成老玩家,但和大疆這種級別的對手比還很嫩,大疆若利用好其在全球無人機領域擁有超70%市場份額,早已在海外建立起成熟的銷售體系和品牌知名度,完全有可能比追覓做得更好。
很顯然,大疆ROMO讓業界充滿了期待。至于是否能成為爆品,還是叫好不叫座,一切等待市場來驗證。
Lanmeih/今日話題
你看好大疆掃地機器人嗎?
咱們評論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