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文
2025年6月,美國第二大城市洛杉磯陷入一片混亂,街頭硝煙彌漫,催淚瓦斯、橡皮子彈與抗議者的石塊、燃燒瓶交織,宛如好萊塢大片般的暴力場景。這場被稱為“洛杉磯之亂”的動蕩,源于特朗普政府對非法移民的暴力突襲,迅速點燃了地方與聯邦、民主與共和之間的火藥桶。特朗普強硬回應,立刻部署國民警衛隊,甚至威脅動用海軍陸戰隊,將沖突進一步升級,這場亂局是否會將美國推向“準內戰”的深淵?美國的分裂與治理危機,正以洛杉磯為舞臺,赤裸裸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移民執法引爆連鎖反應
6月6日,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在洛杉磯展開代號“鐵腕”的突襲行動,未經地方當局許可,執法人員破門而入,直搗移民聚居區的服裝廠、倉庫和商場,逮捕44名非法移民,關押200余人。被暴力拖拽的工人控訴執法粗蠻,點燃了社區的憤怒。當晚,500余名抗議者封鎖101號高速公路,向警車投擲燃燒瓶,警方以催淚瓦斯和震蕩彈回擊,沖突迅速升級為街頭暴力。
6月7日,騷亂的焦點轉向洛杉磯縣派拉蒙市,這個拉美裔移民為主的工薪社區因社交媒體傳言ICE突襲當地家得寶門店而沸騰。盡管國土安全部澄清未針對家得寶行動,但民眾的恐慌已不可收拾。抗議者在阿隆德拉大道與執法人員對峙,投擲石塊和水瓶,警方則動用催淚瓦斯和橡皮子彈。沖突蔓延至高速公路,抗議者試圖用混凝土塊封路,警方出動直升機,直至深夜才勉強恢復秩序。這場由誤傳引發的騷亂,成為特朗普政府軍事介入的導火索。
特朗普的鐵腕回應
面對失控的局勢,特朗普總統于6月7日簽署備忘錄,繞過加州州長加文·紐森,直接下令2000名國民警衛隊進駐洛杉磯。這是自1965年民權運動以來,美國總統首次未經州長同意調動州國民警衛隊,堪稱史無前例的強硬之舉。
6月8日,首批300名荷槍實彈的國民警衛隊隊員,攜帶M4步槍,進駐洛杉磯市中心。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思更宣布,彭德爾頓基地的500名海軍陸戰隊員已進入“高度戒備”,隨時待命。白宮甚至放話,將逮捕抵制執法的州政府官員,擺出一副不惜一切平亂的架勢。
特朗普將騷亂定性為“非法移民和犯罪分子的入侵”,宣稱要“解放洛杉磯”,指責紐森和洛杉磯市長凱倫·巴斯“無能透頂”。紐森則針鋒相對,斥責特朗普的部署是“獨裁者的政治作秀”,意在煽動暴力以鞏固權力。紐森簽署文件要求撤回國民警衛隊,并獲20余名民主黨州長聯名支持,稱此舉是“赤裸裸的權力濫用”。雙方罵戰升級,洛杉磯街頭的裝甲車與揮舞墨西哥國旗的抗議者形成鮮明對峙,美國的分裂圖景一覽無余。
兩黨撕裂與權力博弈
洛杉磯之亂的背后,是美國政黨極化與聯邦-州權力沖突的集中爆發。特朗普政府將驅逐非法移民作為第二任期核心,設定每日逮捕3000人、每年驅逐超百萬人的目標。ICE近期執法力度空前,6月4日單日逮捕2368人,創下新高。這種鐵腕政策不僅是競選承諾的兌現,更旨在塑造特朗普“法律與秩序”的強人形象。
反觀民主黨掌控的加州,則高舉“庇護城市”大旗,強調移民對經濟與社會的貢獻。洛杉磯市長巴斯加速推進庇護法令,動用市政資源保護移民;紐森更通過擴大醫保覆蓋年輕非法移民,與特朗普唱反調。兩黨在移民問題上的水火不容,將這一議題徹底政治化,地方與聯邦的矛盾被推向極致。
特朗普與紐森的個人恩怨進一步火上澆油。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兩人就在氣候、山火、外交等議題上針鋒相對。如今,特朗普借洛杉磯之亂向紐森“下馬威”,意在壓制民主黨大本營,鞏固保守派支持。墨西哥總統辛鮑姆也加入戰局,批評美方暴力執法,呼吁通過對話而非武力解決移民問題。
暴力漩渦還是司法剎車?
洛杉磯之亂的未來充滿變數,可能走向兩種截然不同的路徑:
1、暴力升級的惡性循環:若特朗普繼續增派國民警衛隊,采取強硬“清場”策略,可能引發更大規模騷亂。加州作為民主黨橋頭堡,其動蕩或引發其他州的連鎖反應,迫使特朗普動用更強硬手段,甚至援引《叛亂法案》出動海軍陸戰隊。這種“準軍事化”干預可能導致“準內戰”局面,動搖美國憲政根基。
2、司法介入的短暫緩和:紐森已揚言訴諸法院,挑戰特朗普部署的合法性。若加州聯邦法院受理違憲訴訟,可能通過臨時禁令限制國民警衛隊行動。但在政治極化背景下,司法中立性備受質疑,緩和前景渺茫。即便司法介入,保守派占優的最高法院或傾向特朗普,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美國的分裂與治理困境
洛杉磯之亂不僅是移民政策之爭,更是美國社會撕裂的縮影。“兩個美國”——開放包容的“城市美國”與保守強硬的“鄉村美國”——在移民、關稅、多元化等議題上已勢同水火。特朗普的極端政策進一步加劇裂痕,紐約曼哈頓等地已爆發類似抗議,全國性動蕩風險上升。
更令人擔憂的是,特朗普繞過州長直接調動國民警衛隊的做法,挑戰了美國聯邦制的核心原則。專家警告,若聯邦權力無限擴張,州自治將名存實亡,可能引發憲政危機。洛杉磯街頭的混亂,映射出“美式民主”的深層困境,“合眾為一”的建國理念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當國民警衛隊的裝甲車與抗議者的墨西哥國旗在洛杉磯街頭對峙,美國正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無論是暴力鎮壓下的新平衡,還是司法介入的短暫喘息,洛杉磯之亂都將成為“美式民主”危機的標志性事件。其結局或為2026年中期選舉埋下伏筆,美國能否走出分裂與動蕩的泥沼,仍是未知數。這場亂局不僅是政策的爭斗,更是美國治理能力衰退的象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