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5個字 閱讀時長:3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發現價值講述生活
中年再就業。
最近,一則招聘公示信息掀起軒然大波:
北大畢業生應聘當抄表維修工。
看公式的信息:
不只是北大,還有愛丁堡、四川師范大學的畢業生,都應聘去做沒有編制的國企合同工。
特別是那個北大的畢業生,不是考研的,而是第一學歷就是北大,估計當年高考差不多應該也是當地的狀元,現在應聘抄表工,確實讓人吃驚。
當然,看她的年齡已經41歲,猜測一下應該是被原公司畢業了,這次去國企做合同工可能是二次就業,對比其他人來說,考編肯定是超齡了,國企的合同工也算是穩定就業。
但還是挺令人唏噓的。
剛好高考結束,前幾天大家在討論一個學歷貶值30年的話題。
說的是日本:
看這個圖,日本從90年代經濟泡沫破裂之后,進入了消失的30年,企業紛紛停止擴張一心還債,大學生的就業也進入了30年的冰河期,一直到2024年,日本經濟才重新進入擴張期,就業需求和工資水漲船高。
這30年就業冰河期,也是學歷貶值期:
大批博士找不到工作,考公潮越來越熱,考不上的只能去做零工,實在不行的只能在家啃老。
這一幕是不是似曾相識。
目前,學歷貶值的情況在國內也出現了。
大家想想看:
這一輪學歷貶值其實開始于2018年,經濟去杠桿加上貿易摩擦,對國內的就業也產生了影響。
當時,大家很吃驚一個消息:
清北碩博去杭州街道辦,去深圳當老師。
當時輿論后知后覺了,認為這是大材小用,浪費人才,不思進取。
然后,2019年底,三年疫情開始,接著是房地產去杠桿,然后行業整頓,企業降本增效,消費降級、價格戰開啟,通縮跡象加深……
學歷也是一路貶值,清北碩博們:
核心城市街道辦去不了了,就扎堆貧困縣,貧困縣也滿了,就去高校有編制的后勤,甚至還有天坑專業的去做有編制的廁所管理員。
當然,這些學歷貶值的背后,可能第一學歷并不是清北,而且選擇的專業也比較坑,經濟好的時候,就業就不容易,就是為了有個編,所以也不挑不揀了。
但總的來說,貶值的情況還是有點觸目驚心的。
普通高校也一樣,學生落實就業越來越難。
本質其實就是一個供需的問題:
經濟快速發展期,供不應求,大專生都是香餑餑,經濟進入調整期,供大于求,碩博都找不到合適工作。
所以,關鍵還是要保市場主體,保企業就是保就業,另外就是刺激需求,發展服務業消費:
服務業絕對是拉動就業最快的辦法。
從2018年開始到現在,已經7年時間了,看日本的走勢,10年左右開始好轉,再康一扛吧。
就這樣。
有點不講大局。
今天,5月份部分數據出爐,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開始正式顯現,通縮跡象再度出現:
還有兩個關鍵因素,跟普通也人有關,大家有必要關注一下。
可以繼續閱讀:。
10個朋友讀過 趨勢
500個點贊 局勢
閱讀10萬+ 深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