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城市聯賽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各隊伍摩拳擦掌,準備在綠茵場上激戰。
如今,球隊的隊徽也成為場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南京的六朝辟邪昂首傲立,南通的狼頭圖騰野性十足,淮安的“浪里馬”體現了“南船北馬”的底蘊……這些方寸之間的設計凝聚著城市的文化血脈,不僅是對本土球迷的呼喚,更向全國亮出一張“江蘇文化地圖”。
其中,鎮江隊的隊徽比較有特色:
一是它非常簡潔,就寥寥幾筆抽象的幾何線條,便以銳利的線條和傾斜角度傳遞了速度感,非常契合現代足球的快節奏;二是它融合了鎮江長江和運河交匯的城市特色,一豎似“桅”,堅定的前行,兩橫似浪,寓意球隊在足球的大江大河中揚帆遠航。
我想了又想,這個隊徽,象征著鎮江不懼風雨,揚帆前行的“愛宜桅”精神!
相信在不久的徐州賽場上,你一定會聽到鑼鼓喧天的吶喊:
“愛宜桅”,鎮江贏了!
“愛宜桅”,鎮江隊進球了!
01
“宜”,是鎮江的古稱。
今年春節前,鎮江文廣旅局陸艷華局長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直播間介紹了鎮江并精彩獻唱的視頻,她以鎮江古地名“宜”向觀眾傾情介紹鎮江:
“揚子江滾滾東逝,大運河貫通南北。江河交匯處,便是我的家鄉——鎮江。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我的家鄉,那一定是‘宜’。”
50年代,郭沫若、唐蘭等權威歷史學家根據青銅器“宜侯夨簋”考證,宜侯夨就是周章,也就是仲雍的曾孫,確定“宜”是西周早期在東南地區分封的姬姓諸侯國,也是鎮江建置史和城市史的開端。
鎮江市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吳文化課題組認為:康王南巡封宜侯的時間應在公元前1005年。
宜是鎮江最早的地名,也是吳國的早期都邑。據此計算,鎮江有文字可考的行政建置,至今已有3030年。
陸局長深情的說:“我們南北皆宜,既有‘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的雄渾壯闊,也有‘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溫婉秀麗;
我們老少皆宜,既有‘城市山林’的獨特風貌,也有詩詞文化的研學體驗;
我們快慢皆宜,既有奮力奔跑之勢,又得浮生半日閑之舒適感;
我們古今皆宜,既有三千年悠久深厚的歷史底蘊,也有‘寶藏城市’的人間煙火。”
鎮江,宜人、宜居、宜業、宜游,“愛宜”,是鎮江人的真心。
02
“桅”,象征著一條大船。
長江與運河交匯處的鎮江,“造船”基因鐫刻在每一道江濤里。
早在東吳時期,孫權就命人在鎮江茅山丘陵開鑿人工航道,工匠采用一系列堰埭提高水位,形成一組大規模的梯級航道,使舟船翻山越嶺,史稱“破崗瀆”。
這是中國航道史上的偉大創舉,梯級航道沿用至今。
到了魏晉南北朝,鎮江已是南方水師戰船的鍛造中樞。京口設有多家官營造船工坊,能建造較大的樓船,民間造船也很普遍。
在唐代,鎮江的造船業成為當時全國的造船基地之一。
近代,鎮江港成為長江下游重要的商埠。1951年,北固山下的鎮江船廠誕生,成為江蘇第一家船舶制造企業。
1970年3月,新中國第一所船舶工業學校上海船舶工業學校遷入鎮江,成為鎮江人驕傲的江蘇科技大學,“造船界黃埔軍校”,數十年為國家輸送數萬工程師。
而今,“鎮江造”的大船深入人心,浪濤奔涌,大海大船,多少巨型船只都飽含鎮江元素。
最近,江蘇省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落戶鎮江,為海洋強國戰略提供新的“鎮江支點”。
03
2025年,蘇超來襲,風云再起。
官方投下流量炸彈,很快蘇超在線下線上都成了頂流。
相關數據顯示,蘇超現場觀眾人數第一輪場均7745人,第二輪場均9852人,第三輪場均15025人,上座率碾壓國內專業聯賽。
江蘇13個城市,高人們輪番造梗 , 各市文旅部門各顯神通。
有把自己畫成鴨子的,有把對手畫成水蜜桃的。
有自稱“恐龍十三妹”的。
最近,我最最佩服的是淮安。
淮安把江淮官話中“浪里馬”,解釋的如此大氣磅礴,居然還設計成為了隊徽。
我滴乖乖,浪里馬!
充分體現了淮安浪里浪氣的精神。
什么最抗蘇北狼的“浪”?
抗浪抗浪,體現大船精神的“愛宜桅”揚帆起航!!
歷史在保持厚重的同時,給了鎮江以特別的眷顧,把“宜”這樣一個美麗的名字給了鎮江,把“桅”的精氣神給了鎮江人!!
隊徽代表的是一個球隊,更是一座城市的形象。鎮江不懼風雨,揚帆前行,“愛宜桅”!
相信在不久的徐州賽場上,你一定會聽到這樣的吶喊:
“愛宜桅”,鎮江贏了!
“愛宜桅”,鎮江隊進球了!
狂猛突進的鎮江隊,也一定讓其他城市足球隊大喊“吃不消,愛宜桅”!!
附錄:
城市聯賽13市足球隊隊徽大賞
南京隊
無錫隊
徐州隊
常州隊
蘇州隊
南通隊
連云港隊
淮安隊
鹽城隊
揚州隊
泰州隊
宿遷隊
鎮江隊
點擊分享:
看這些鎮江記憶,卻已淹沒光陰里!
挖掘鎮江的文化,讓它成為鎮江的名片,
如感興趣,關注一下“鎮江風情”這個號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