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盈瑩最近這波傷情,把中國女排攪了個不亦樂乎,原本大家都以為新陣容配合得越來越溜,李盈瑩好像被“遺忘在了場外,結果一看名單,主攻線直接換成吳夢潔、莊宇珊組合,氣氛立馬變了,李盈瑩的缺席到底有多大影響,這下全暴露在鏡頭前,尤其是她一個人留在訓練場默默康復、淚灑鏡頭的畫面,說不心疼是假的,球迷都看明白了,這不只是一個位置的輪換,而是整個進攻體系的震蕩
首先擺明一點,李盈瑩的傷真不是小事,同期受傷的王云蕗都已經手術恢復、跟北京女排練球去了,李盈瑩卻還在大體育局單獨康復,別說上場,連跟團隊合練都沒影,說明這次傷病比外界想象的要棘手,尤其對比最近場上吳夢潔的表現,雖說拼勁有,但關鍵時刻掉鏈子的鏡頭真不算少,和李盈瑩那種“定海神針級別的貢獻比,差距就是擺在那,甚至有球迷調侃說“吳夢潔和李盈瑩的差距是天上一顆星,地上一顆土豆,雖然有點狠,但確實折射出這條進攻線的現狀
問題來了,李盈瑩如果短期內回不了隊,主攻線怎么安排,吳夢潔和莊宇珊的搭檔雖說有火花,但很明顯,莊宇珊更能駕馭主攻的活兒,攻防兩端都比吳夢潔順手些,可中國女排的進攻體系一向依賴于穩定的強點突破,李盈瑩走后,后攻威脅一下子下滑,蔡斌這套體系就像少了主心骨,連帶著對手的攔網都能松口氣,畢竟之前李盈瑩在的時候,后攻一個賽季能打出對方一個周期的量,這種壓制力,換誰都難補
再說說情緒面,李盈瑩在社交平臺曬出獨自訓練、給高考學子加油的動態,鏡頭前哭成梨花帶雨,這不是作秀,是真實流露,作為主力球員,眼看球隊風生水起、自己卻只能旁觀,換誰不難受,傷病康復這條路,外人看著輕松,其實每一步都是煎熬,更別說她還得忍受“你啥時候能回歸的輿論壓力,雖說球迷都期待她和張籽萱的小二傳配合,現實是連總決賽都懸,別說國家聯賽三站了
其實整個中國女排的進攻體系,這兩年就靠李盈瑩的能扛,她的經驗和技術,在國內就是頂流,不然也不會有土耳其加拉塔薩雷女排上趕著要她加盟,外媒都盯上了這筆轉會,袁心玥也被爆下賽季要去費內巴切,如果真成了“雙子星留洋,天津女排那邊麻煩可大了,頂級得分手一走,進攻大洞怎么補,李珊局長得好好頭疼一陣
還有一個細節不能忽略,李盈瑩和隊友的默契配合,是實打實打出來的,除了和陳厚羽還需要磨合,跟其他人都能打出精彩的后攻、二次進攻,比賽里那種一傳到位、后排進攻直接砸穿對面攔網的場景,誰看誰知道,少了這種球,進攻節奏就容易被對手帶走,吳夢潔再努力,經驗和穩定性差一截,這不是擺爛,而是現實問題
有意思的是,這幾輪新陣容磨合下來,雖然整體配合還算流暢,但總有種“缺了點什么的感覺,主攻線少了李盈瑩,進攻點分布沒那么有威脅,蔡斌的臨場應變空間也小了不少,甚至有網友說現在的女排有點像“靠體系續命,一旦遇到強隊,爆發力和穩定性就被無限放大,李盈瑩的存在感,越是在她缺席時顯得扎眼
當然,不能全盤否定主攻線的努力,莊宇珊進步很快,吳夢潔也有一些亮眼表現,但距離頂級主攻線的水準,還有距離,尤其是在高強度對抗下,能不能頂住壓力、打出自信,這才是考驗,李盈瑩的傷勢恢復,不光關系到她個人復出,更是中國女排能否在大賽上保底的關鍵
現在外界關心的無非兩點,一是李盈瑩何時能復出,二是中國女排在她缺席期間能否穩住陣腳,目前來看,李盈瑩至少三站國家聯賽都要缺陣,就算總決賽能上,那也是短時間內和隊友磨合,狀態未知,球隊只能靠現有陣容硬頂,誰能接力主攻線,成了最大懸念
最后說個展望,李盈瑩這波康復期,既是煎熬也是機會,球隊需要她的經驗和技術,但也得給年輕主攻時間和空間,哪怕短期內表現有起伏,只要能頂住場面、打出自信,就是勝利,期待李盈瑩早日歸隊,重拾榮耀,也希望中國女排能在動蕩中找到新的平衡點,畢竟強隊從來都是在危機中成長,誰能說這不是又一次破繭成蝶的機會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