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廣西鄭先生,今年62歲,3個月前被查出腦膠質瘤。今年4月在當地醫院進行了2次手術后,近日再次復發。
鄭先生在病友的推薦下,了解了羅鵬飛程式滅活腫瘤生物活性診療法,得知羅鵬飛?王健介入科研團隊對腫瘤治療有豐富經驗,于是5月中旬來到廣州新市醫院腫瘤科五區找到王健教授就診,在王健教授的建議下,使用“內放療”治療,實施顱內復發膠質瘤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術。
在廣州復星禪誠醫院(廣州新市醫院)腫瘤科五區,羅鵬飛?王健介入科研團隊的細心治療下,鄭先生的疾病終于得到控制,實現病情“逆轉”。
5月22日,王健教授和羅鵬飛教授聯手為患者治療,經過一系列細心操作,全程監控無粒子遺落,CT掃描可見30顆粒子植入腫瘤內部,粒子排列整齊,均勻覆蓋腫瘤病灶,將病灶“團團包圍”。
術后鄭先生沒有不適,術后三天便可出院。
粒子植入全稱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技術",是一種將放射源植入腫瘤內部,讓其摧毀腫瘤的治療手段。粒子植入治療技術涉及放射源,其核心是放射粒子。
行內學者稱,每個碘125粒子就像一個小太陽,其中心附近的射線最強,可很大限度降低對正常組織的損傷。放射性粒子植入屬于內放療,適用于殘留癌灶,尤其是難以耐受再次手術或者放化療的病人。
王健教授表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在美國等國家,是治療特異性腫瘤的標準治療手段,在國內其治療理念在應用中也得到了認可。
將放射源植入顱內腫瘤病灶,一般被視為不敢輕易觸碰的“介入禁區”,這是因為腦部中布滿控制身體某一特定生理機能的神經細胞群,稍有不慎“誤觸”正常細胞群則后患無窮。
目前國內,在顱內腫瘤應用粒子植入超細內放療的醫院為數不多,廣州新市醫院便是其中一家。本病例腦膠質瘤術后復發,通過直接穿刺瘤體植入粒子,無痛苦、治療時間短、并發癥少、費用低,但對技術要求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