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古人都是蓬頭垢面、一年洗不了幾回澡?大錯特錯!其實他們洗頭洗澡的講究,比現(xiàn)代人還“卷”,從先秦到明清,足足玩出一套“洗浴文化宇宙”——連洗澡假、護膚勞保都安排上了,看完才發(fā)現(xiàn):老祖宗的生活,比電視劇精彩多了!
先秦:洗澡是“生存必修課”
那會兒洗澡被拆成四個細分項:沐(洗頭)、?。ㄏ瓷碜樱?、洗(洗腳)、澡(洗手),比做美甲還講究。更絕的是,洗澡不止為干凈,更是“生存法則”。
祭神前必須“齋戒沐浴”,連葷菜都不能碰(不然神仙會降災);諸侯見周天子前,得先去專屬封地“湯沐邑”泡個澡(相當于“覲見強制SPA”);在家盡孝也和洗澡綁定:晚輩每5天給父母燒洗澡水,3天洗次頭;父母臉臟了用淘米水(叫“潘汁”)擦,腳臟了拿溫水泡——孝心全泡在水里了!
秦漢:打工人有“洗澡假”,洗頭水比生發(fā)液還神
漢朝打工人爽翻!官府明文規(guī)定“五日一休沐” ——每5天放一天假,專門回家洗頭洗澡(這福利放現(xiàn)在,打工人得酸成檸檬精)。
洗頭也分貧富,窮人拿淘米水當“生發(fā)水”(《左傳》里寫拿潘汁治病,省錢還養(yǎng)發(fā));富人用皂角搓泡,或來份加香料的“豬苓”(洗完自帶體香,妥妥古代香水)。
洗澡更有黑科技:胰子(類似肥皂)登場,唐朝的胰子還能治凍瘡(洗澡+護膚二合一);澡豆 是粉末清潔劑,加水搓出泡沫,高級貨還能當護膚品——杜甫詩里的“口脂面藥”,就是皇宮冬天發(fā)的“勞保洗浴品”,涂臉涂嘴比護手霜還講究!
隋唐:皇帝泡溫泉成癮,楊貴妃的池子成網(wǎng)紅景點
唐朝把洗浴玩成皇家排面!驪山溫泉建了華清宮,皇帝泡“九龍湯”,楊貴妃獨享“芙蓉池”(后來直接叫“貴妃池”,妥妥私人泳池),連溫泉都有專人管理(官職“溫泉監(jiān)”,相當于洗浴中心總經(jīng)理)。
普通人也沒落下:民間出現(xiàn)公共浴池,還能享受擦背、掏耳服務——擱唐朝,洗浴中心都卷成“一條龍服務”了,這體驗感絕了!
宋元:文人邊泡澡邊寫詩,還逼著邋遢朋友“團建”
宋朝公共澡堂遍地開花,蘇軾洗完澡還寫《如夢令》調(diào)侃擦背師傅:“寄語揩背人,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翻譯:輕點搓!我本來就不臟?。┪娜伺菰瓒歼@么有格調(diào)。
更逗的是王安石:這人不愛洗澡,朋友直接拉他去澡堂“團建”,逼著換新衣,硬生生治好了他的“邋遢病”——果然,社交是治療懶癌的良藥!
明清:混堂里的糗事,比小品還精彩
明清的“混堂”堪稱“古代版大澡堂”,不管貧富,交錢就能進,池子里人擠人,趣事一籮筐:有人洗澡丟了衣服,急得戴紗帽、系腰帶裸奔:“我可不是光膀子來的!”(畫面太美不敢看);有人用池里臟水漱口,還嘴硬:“我漱完吐外面!” 把眾人惡心到集體翻白眼;更絕的是待客:家里沒茶葉,燒了滿鍋熱水,干脆留客人洗澡——這“洗浴待客”的操作,現(xiàn)代人敢學嗎?估計客人得連夜跑路!
從先秦的儀式感到明清的笑話,古人洗頭洗澡的花樣,比電視劇還精彩:有專屬假期、有多功能胰子、有皇家溫泉,還有文人邊洗邊寫詩… 原來“洗浴文化”,咱們老祖宗早就玩透了!下次再覺得“古人臟”,先想想:說不定他們的洗澡儀式,比你還復雜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