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小腦萎縮,走路不穩、言語不清如同陰霾籠罩生活,令人憂心不已。從中醫視角剖析,此病根源不僅在于年老體衰、勞神過度,更關乎人體臟腑功能的失衡,傷在 “精” 與 “氣”,病在 “肝” 與 “腎”,阻在 “痰” 與 “濕”。古人云:“肝主筋,藏血而主疏泄;腎主骨,藏精而充腦髓。” 肝是人體氣機的調節樞紐,腎是生命活力的根本源泉,二者相互滋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一旦肝腎虧虛,痰濕乘虛而入,阻滯經絡,疾病便隨之而來。
下面通過一則案例,為大家分享盛勁強大夫臨床驗證的有效良方,精準辨證加減,助患者重拾生活信心!
案例分享
62 歲的趙先生,確診小腦萎縮三年有余。據他自述,年輕時長期從事腦力工作,經常熬夜加班,退休后又疏于運動,還偏愛高鹽高脂食物。起初只是偶爾頭暈,未加重視,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出現走路搖晃、拿物不穩,說話含糊不清,甚至出現大小便失禁的情況。
趙先生體型偏胖,面色萎黃,精神倦怠,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舌苔白膩,脈象沉滑。這是典型的 “肝腎虧虛、痰濕阻滯” 之證。
方藥:熟地黃、制首烏、山茱萸、天麻、鉤藤、法半夏、陳皮、茯苓、石菖蒲、郁金、當歸、炙甘草。
此方旨在滋補肝腎,化痰祛濕,開竅通絡。通過調理肝腎功能,填補腦髓,化痰濕、通經絡,從而改善小腦萎縮癥狀,提升生活質量。
同時,盛勁強大夫囑咐趙先生調整飲食,減少油膩,多吃健脾利濕的食物,如薏米、山藥;每日進行適量的太極拳鍛煉,以增強體質。
治療效果如何呢?
趙先生遵醫囑服藥,一個月后復診,頭暈癥狀明顯減輕,精神狀態有所改善;繼續服藥三個月,已能在攙扶下緩慢行走,說話清晰度提升,大小便失禁情況未再出現;鞏固治療半年后,趙先生可獨立行走數十米,生活基本能夠自理。
其中的道理?
小腦萎縮的病根在于肝腎虧虛,痰濕阻滯。因此,在治療上,既要滋補肝腎,以填精益髓;又要化痰祛濕,以開竅通絡。正所謂:“補腎不忘養肝,化痰不忘通絡。”
這張方子以滋補肝腎為主線,化痰祛濕為輔助,再配以開竅通絡之品,幾路藥力協同作用,旨在調節人體陰陽平衡,改善氣血運行,從而緩解小腦萎縮癥狀,提升生活質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