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3年前,就有媒體曝料稱我國有一款利器橫空出世,它就是高超音速飛行器模型“鳴鏑MD22”。當時整個西方國家都表示壓力山大,因為這款飛行器的極速可以達到7馬赫,可以在近地空間猶如無人之境肆意飛行,美國人直呼根本攔不住。其實這么些年來,中國一直致力于高超音速飛行器的研究,其中MD22就是這一領域的一個精彩代表。當然了,能有今天的成功,離不開科研技術人員的辛勤付出。當時國家成立MD22項目小組的時候,目標就一個,那就是打造一款能重復使用、在近地空間以7馬赫速度飛行的無人飛行器。
這個挑戰可不是隨便就能實現的,簡單來說,就是要既能飛得飛快,而且還能承受得住高溫高壓。在惡劣的環境下,還得能保持高機動性。這對技術以及材料的要求都極為嚴苛。所以在研發MD22初期階段,解決材料就是第一大難題。幾馬赫的速度,一旦起飛就要承受上千度的高溫,普通材料根本抗不住。所以我們的工程師把目標轉向研究新型耐高溫復合材料,反復嘗試,一次又一次失敗后,終于攻克這一難關。應對極端條件的材料脫穎而出,也為MD22邁出第一步奠定了基礎。
解決了材料又面臨新的問題,動力問題緊隨而來。MD22搭載的是吸氣式發動機和火箭助推器的組合,這玩意兒既能幫助MD22實現獨立起飛,還能依靠火箭助推飛向高空。為了能讓這套系統高效運轉,團隊在西北的試驗基地進行了無數風洞實驗,最終成功研發出雙模沖壓發動機,所以我們看到的成功可能只是一個結果,但這結果背后的付出卻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解決完材料和動力系統后,還差最后一步,那就是導航系統。
因為高空、高速環境下信號無法保持穩定的話,會對MD22的精準度造成影響。于是團隊不分晝夜更新算法,在模擬器上跑了上千遍測試,以確保它能夠適應各種極端環境。在逐個攻克這些技術難題后,才成就了MD22的強大實力。我國的MD22一亮相,美國就立馬察覺到不對勁,提高國防預算,加快高超音速裝備的研發,連第六代戰機項目也提速了。但他們還能趕得上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