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東北野戰軍正式更名為第四野戰軍,此時平津戰役已經結束,華北局勢已定,中央開始四野南下作戰的部署。
為了接下來戰事的順利進行,四野內部進行了一番人事變動,到了1949年5月,四野的領導班子出現了巨大變動。
蕭克接替了劉亞樓成為四野參謀長,而鄧子恢也成了部隊第二政委,由于羅榮桓不會隨軍南下作戰,實際上鄧子恢已經取代了他的位置。
在此后四野南下作戰的過程中,雖然劉亞樓依舊作為14兵團司令南下作戰,但四野此前林羅劉鐵三角組合已經被徹底拆散。
毛主席這樣的安排,也引起了人們的熱議,林羅劉這對鐵三角的組合在國內十分出名,時至今日每當人們想到戰爭史上的經典組合,大家都會提到他們。
他們三人帶領東北野戰軍從弱小走向強大,在東北局勢十分不利的情況下逆風翻盤,不但解放了東北,更是打造了國內最強的解放軍部隊。
正是有他們打造的基礎,才有了橫掃全國的這支無敵部隊,可在全國仍有大部分地區沒有解放的情況下,這對組合就被早早拆散,毛主席為何要這么做呢?
相比羅榮桓,劉亞樓這樣東北的老人,蕭克與鄧子恢屬于空降干部。他們二人都是黨內的老人,無論資歷還是能力都非常出色。
可蕭克戰爭年代長期在華北戰區主持工作,鄧子恢則是長期在華中工作,由他們取代羅榮桓、劉亞樓,確實存在著一定的爭議,這也出現了一些傳言,很多人認為主席這么做是為了防止山頭問題。
其實,林羅劉這對組合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成功,與他們三人超強的能力有著巨大關系,可這樣的組合也存在著一定的隱患。
羅榮桓與林總很早就是搭檔,1930年林總擔任了紅四軍軍長,羅榮桓正是部隊政委,此后兩人雖然一度分開工作,但又連續合作了兩次。
到東北工作之前,羅榮桓長期主持山東根據地的工作,等于是這里的一把手,當他得知自己到東北給林總當副手的時候,羅榮桓沒有任何怨言,還表示一定會全力配合好工作。
在他們的合作中,兩人由于處事風格或者性格的問題,也曾多次產生過分歧,尤其是在遼沈戰役等重大戰事中,兩人在戰略方針上有著不同的看法。
羅榮桓采取了大事不遷就,小事不追究的方式與林總等人相處。凡是中央制定重要戰略方針,關系到原則問題的他都會據理力爭,絕不做任何讓步。
而一些不影響大局的小事,羅榮桓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樣的策略使得這對組合能夠順利合作,最終取得了出色的成績。
羅榮桓之所以被主席調離,主要還是身體的問題,他與林總二人的身體都有毛病。早在山東主持工作的時候,羅榮桓就患上了重病,他不得不長期帶病堅持工作。
從山東到東北,再到部隊入關,羅榮桓每天要處理太多的工作,這使得他的身體狀況越來越糟糕。北平解放后,長期繃著的這根弦徹底松了,羅榮桓疾病發作病倒了。
考慮到他的身體,主席等人也認為他不適合隨軍南下,大家都不想讓他冒險。于是羅榮桓沒有隨軍南下,大部分時間留在天津養病,建國后他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可還是因為身體狀況糟糕,沒過幾年就不得不離開,繼續休養。
1949年5月,當時正在準備率軍南下作戰的劉亞樓受到毛主席的緊急召見,主席一上來就提出了一個新的安排,讓劉亞樓負責中國空軍部隊的建設,這讓劉亞樓也感到非常驚訝。
畢竟他一直是做陸軍工作的,可毛主席選擇他,也是非常合理的。劉亞樓能力出色,抗戰時期就被組織派到蘇聯,進入著名的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各類軍事知識。
回國后,這位留蘇的高材生也展現了自己的能力,到了平津戰役期間,他已經是能獨當一面的帥才了。
在蘇聯留學多年,劉亞樓還參加過衛國戰爭,這讓他與蘇聯軍界的關系非常不錯??紤]到中國空軍的建設離不開蘇聯的支持,由劉亞樓負責協調雙方對接的工作是最合適的。
當然在伏龍芝學習的時候,劉亞樓自然也接觸到了有關空軍的知識,回到東北工作后,他也擔任了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的校長,已經為空軍的建設做過不少的工作。
結合這些因素,劉亞樓自然是主席心里最合適的人選,事實證明主席的選擇非常正確,劉亞樓成為空軍的奠基人。因此,毛主席拆散林羅劉的組合還是為了大局著想,并不是有其他的考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