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休賽期每年都有點像大型擺爛市場,誰家想補強,誰家打算清庫存,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湖人、勇士這種傳統強隊永遠在市場里找“撿漏機會,但這回偏偏不遂人愿,爵士的操作就有點讓人犯嘀咕,明明自己成績不上不下,偏偏死守核心資產,公開兜售的三個人——塞克斯頓、克拉克森、科林斯,個頂個的數據亮眼,可真正能讓豪門瘋狂的,卻一律沒掛出來,這種“高舉高打的操作,怎么看都有點安吉式的精明和算計在里面。
問題很直接,爵士到底想干嘛,既然自知無緣爭冠,又舍不得全拆,干脆變身球星中轉站,輪流推銷球員、不斷抬價,這招在安吉手里可謂爐火純青,回憶下當年凱爾特人時期,用一波波交易攢下數不清的選秀權,硬生生把一手爛牌打成東部新貴,這次到了爵士,又是一樣的劇本,區別只在于,爵士這波“公開兜售,到底是誠心賣人,還是想借機抬價,湖人和勇士要是真想撿便宜,估計又要被溜一波了。
說回三位被擺上貨架的球員,塞克斯頓、克拉克森、科林斯,今年數據都不差,塞克斯頓本賽季場均18.4分、4.2助攻,三分命中率超四成,別看他傷病史有點嚇人,打起來真不怵誰,尤其在缺后衛的隊伍里,妥妥能當個“偽先發或者頂級第六人,克拉克森年紀上來了,狀態還在線,16.2分、3.7助攻兜底,打老六的角色感十足,最有意思的是科林斯,數據和效率生涯新高,18.9分、8.2籃板、2助攻、1搶斷、1蓋帽,怎么看都是一塊好料,實際呢,他的定位有點尷尬,打四號位尺寸合格,頂中鋒又矮,往下搖三號位,速度和機動性又不夠,最致命的是防守意識,天然短板,薪資還高,這么一來,市場價值反而不如預期。
此情此景,湖人、勇士要補強,目標肯定不是這三位,至少不是現在,他們真正覬覦的,其實是馬爾卡寧和凱斯勒,馬爾卡寧去年打出全明星級別表現,攻守兼備又能拉開空間,誰不眼饞,凱斯勒防守起家,籃板、護筐一條龍,傳說湖人早就想要他,但爵士偏偏不松口,這波死守核心,算是給全聯盟做了個樣板,大家都想抄底,結果安吉一看,直接坐地起價,誰都占不到便宜。
你說巧不巧,爵士這波操作,其實早有跡象,去年米切爾、戈貝爾被送走,換來一堆籌碼,按理說應該徹底推倒重建,可安吉偏不,留一手,既保證陣容有競爭力,又時刻準備交易,球員們都在“試用期,打好了就漲價,打不出來就當添頭,這種靈活性,說實話讓不少球隊羨慕,問題是,交易市場不是只有爵士一家說了算,其他魚腩也不傻,真要抬價,大家一起坐莊,結果就是強隊補強成本直線上升,湖人、勇士想“白撿基本沒戲。
聊到這兒,其實最該焦慮的不是湖人、勇士,而是那些手里既沒籌碼、又沒天賦的中游隊伍,強隊有底氣,魚腩有耐心,中間層兩頭不討好,哪怕看上爵士的貨,價格也得掂量掂量,畢竟塞克斯頓、克拉克森、科林斯這三人,雖說能補短板,可真要扛起大旗還得打個問號,尤其是合同、傷病、適配度這幾項,買回來不一定能立竿見影,萬一還得倒貼選秀權,那就更不劃算了。
而對于爵士自身,這套“公開兜售+死守核心的策略,短期內確實能抬高資產價值,長期看卻容易陷入不上不下的尷尬,畢竟核心遲遲不動,年輕人又等著上位,隊內氛圍容易變微妙,球員心思難免分散,重建效率會被拉低,安吉這套算盤打得精,但聯盟里聰明人太多,時間一長,愿意接盤的買家只會越來越少。
理性點說,湖人、勇士短期內很難在爵士這兒撿到漏,安吉又不傻,哪會讓豪門白白“薅羊毛,唯一變數可能是選秀大會后,爵士要是真的拿下新秀后衛,塞克斯頓、克拉克森的去留才有可能松動,否則就算兜售,也不會大甩賣,價格肯定水漲船高,至于馬爾卡寧、凱斯勒這倆核心,除非有球隊能拿出“布朗級籌碼,不然爵士壓根不會松口。
說到底,NBA市場永遠是利益至上,湖人、勇士有需求,但也得看買賣雙方誰更能沉得住氣,爵士這波死守陣地,表面上看是魚腩擺爛,實則是精明抬價,誰都不傻,誰都想當贏家,交易市場的博弈,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