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隨著無人機在俄烏戰場上大放光彩后,臺軍聲稱要從從烏克蘭用無人機襲擊俄羅斯的事件中“尋找經驗”,還要用無人機“突襲解放軍”。
對于他們的挑釁行為,大陸方面并未理會,而且五天后就會發生一件促進兩岸交流的大事,馬英九將帶著“大九學堂”學院訪問大陸。
對于馬英九的行為,臺當局表示反對,并公開阻撓這場交流盛會的進行,可即便如此馬英九依舊選擇訪問大陸。
據《海峽之聲》6月9日報道稱,近期臺媒注意到,臺軍聲稱要從俄烏戰爭中吸取無人機經驗,并且還要用無人機“突襲解放軍”。
當然前提是臺灣能從美國買到足夠多的高級無人機和導彈,明眼人一看,這哪是軍事部署,分明是政治秀,從而多買一些美國的武器裝備。
然而現實情況并沒有那么簡單,因為臺軍去年買的無人機,七成的傳感器和電池是中國大陸供的貨!
這還沒完,市面上九成以上的民用航拍機,包括臺灣街頭巷尾飛的那些,飛控系統跟大疆創新用的技術,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這些都臺軍難以擺脫大陸技術的證明。
在全球無人機市場,中國大陸的牌子占了差不多七成,這可不是吹的,背后是實打實的完整產業鏈和快得嚇人的技術更新速度,大陸不光民用無人機牛,軍用的也不含糊。
反無人機蜂群的激光炮和電磁干擾能力爆表的“彩虹”系列,早就在國際軍火市場和各種演習里露過臉,證明過自己了。
戰爭到了戰爭時期,臺軍還想突破解放軍層層疊疊的防空網?幾乎是不可能的。
臺媒大肆散播無人機攻擊論,而大陸這邊,沒急著反駁他們,而是宣布第十七屆海峽論壇六月中旬在福建照常辦,還要辦上一星期。
海峽論壇已經舉辦了好多屆了,今年更接地氣,重點是兩岸基層怎么互動、怎么融合。
邀請的名單,從臺灣種水果的農民、想創業的年輕人,到廈門小漁村的代表,只要是想來參加兩岸交流的,我們都歡迎。
對于這一點,就是在告訴民進黨當局,兩岸坐下來談聊合作,比啥對抗都強,也最符合兩岸老百姓的實在利益。
大陸這邊遞橄欖枝,島內陸委會那邊立馬站出來反對,并警告想去的人“不合適”參加。
這種戴著政治有色眼鏡審查民間交流的搞法,明擺著就是賴清德當局在兩岸政策上說一套做一套,不想讓兩岸老百姓好好來往。
不過,島內居民想不想來,可不是你當局一道禁令就能攔得住的,首先就是馬英九,他本人就是堅定不移的要訪問大陸,參加海峽論壇。
這一次馬英九是頂著壓力,前往海峽論壇的,馬英九很清楚得很,現在兩岸關系緊張,有風險,但化解風險的“藥方子”,就是不停地、深入地交流。
這幾年,老馬沒少帶著臺灣的年輕學生來大陸,也熱情招待過來訪的大陸學生,身體力行地推動兩岸和平交流。
民進黨當局越是攔著,馬英九這么一來,反倒像給兩岸交流打了一針強心劑。
這種海峽兩岸對華交流峰會,能夠極大增強海峽兩岸人民之間的感情,近幾年來有關兩岸之間就沒斷過。
之前高雄有個青年創業團隊的負責人,曾表示他們把鳳梨酥這些特產帶到大陸參展,幾個鐘頭就被搶光了,那受歡迎程度和賺到的錢,可比在島內擺攤強太多了。
廈門一家科技公司的業務員也表示,接到不少臺島內打來的電話,問無人機產品,對方通常會小心翼翼地打聽,發票上能不能把品名寫成“民用農業機械”,好躲開些不必要的麻煩。
更有趣的是,臺北的政客們還在琢磨用無人機怎么打仗,金門的觀光協會已經在合計了,想用無人機技術,跟廈門合辦一場跨海峽的燈光秀。
這一切,都在告訴一個道理,不管是天上飛的軍用無人機,還是地里跑的植保無人機,又或者是送快遞的物流無人機。
對兩岸的老百姓來說,能把東西順順當當賣出去,把錢實實在在揣兜里,日子越過越紅火,這才是天大的“正經事”。
每一次馬英九訪問大陸都會引起島內媒體的軒然大波,這一次也不例外,可以說他的舉動在島內外都引起了強烈反響。
可無論如何,馬英九都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拉近兩岸之間的距離,特別是島內的年輕人,讓他們有機會去看看真實的大陸,而不是從政客口中了解大陸。
如今有多重因素讓臺海局勢變得復雜,比如美國對華政策中的務實調整、島內不同政黨對兩岸關系的差異化主張、兩岸民間社會的互動需求,多重因素交織影響著臺海和平穩定的現實走向。
而馬英九本人將再一次證明自己的立場,那就是“兩岸和平統一,才是唯一的出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