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跑馬拉松的人越來越多,賽道上除了埋頭沖刺的選手,還多了一群特殊的身影——他們邊跑邊舉著手機直播,妝容精致、裝備亮眼,時不時在補給站停下來擺個姿勢,鏡頭里永遠笑意盈盈。有人說這是馬拉松的新生態,也有人覺得“變了味兒”,咱們不妨聊聊這些賽道上的“直播跑者”。
一、兩種跑者,兩種節奏
站在起跑線前,有人戴心率表算著配速,心里想著“這次要突破個人最好成績”;有人對著手機鏡頭補口紅,跟直播間的觀眾說“今天帶大家體驗馬拉松現場”。
嚴肅跑者把賽道當“戰場”,每一步都算著呼吸和步伐,累了就喝口電解質水繼續沖;直播跑者把賽道當“片場”,跑兩步就得看看鏡頭角度,遇到標志性建筑立刻停下來拍照,配速表可能是假的,但運動Bra的鏈接一定掛在主頁。
你拼盡全力沖過終點,累得顧不上擦汗,刷手機卻看到他們的視頻:“輕松跑完半馬,狀態超棒!”評論區全是“求同款裝備”“姐姐好美”,讓人忍不住嘀咕:這到底是跑步還是拍節目?
二、鏡頭背后的“營業”真相
這些直播跑者看似輕松,其實也有自己的“辛苦”。
為了鏡頭效果,他們凌晨四點就起床化妝,選運動服要搭配顏色,戴的手表不是為了看心率,而是定時發朋友圈。賽道上一邊跑一邊說話,還要留意哪里適合拍“打卡視頻”,跑一會兒就得找地方補光、調整鏡頭。有的人為了吸引眼球,穿著厚重的古裝道具跑,幾步就氣喘吁吁,面對鏡頭卻要笑得自然。
下了賽道也不輕松,顧不上拉伸就趕緊剪視頻,研究怎么把分段跑的素材拼成“勻速前進”的效果,還要想辦法回應網友的質疑:“你這配速一看就是假的!”“跑步化妝不是作秀嗎?”
三、當跑步遇見流量,是好是壞?
有人覺得馬拉松就該純粹點,專注跑步就行,搞直播、擺造型就是“不務正業”。但換個角度看,這些直播跑者也帶來了一些變化:
穿漢服跑馬拉松的姑娘,讓更多人關注到傳統服飾;直播分享抗癌經歷的跑者,為公益籌到了善款;甚至那些穿著夸張道具的人,也給賽道添了不少熱鬧,讓沒跑過步的人覺得“馬拉松挺有意思”。
其實馬拉松本就不只是精英選手的舞臺,普通人參與其中,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和分享,也算一種樂趣。只要不故意造假、不影響他人跑步,鏡頭前的汗水和笑容,或許也是另一種“堅持”的體現。
說到底,跑步的意義因人而異:
如果你是認真訓練的跑者,專注自己的節奏就好,別被旁邊的鏡頭打亂呼吸;
如果你是看熱鬧的觀眾,看看直播圖個樂子,順便被帶動著多運動幾步,也挺好;
但無論如何,馬拉松的核心從來不是鏡頭里的光鮮,而是雙腳踩在地上的每一步,是累到想放棄時依然堅持的決心。
你在馬拉松現場見過類似的場景嗎?歡迎聊聊你眼里的賽道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