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鄉村白大褂整理發布
轉載需文首注明來源
確認!擴大鄉村醫生入編,養老、待遇一并解決!
據西海都市報報道,青海省人民政府下發《青海省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4個方面17項具體措施,重點針對鄉村醫生的編制、薪資、養老等問題,進行細化和落實。
《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鄉村醫療衛生體系改革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縣管鄉用、鄉聘村用”管理辦法得到落實,鄉村醫生待遇保障問題基本解決。
可以預見,隨著該《方案》的下發,未來兩年內,不論是鄉村醫療體系的建設,還是鄉村醫生個人的保障和發展都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1
明確村醫身份
入編標準再降低
首先產生變化的,就是村醫“編制”的變動。
青海省政府在《方案》中表示,明確鄉村醫生身份,逐步落實“縣管鄉用”“鄉聘村用”政策,優先解決基層醫生的編制問題。
通過加大用編力度,以縣為單位每5年動態調整鄉鎮衛生院人員編制總量,盤活用好存量編制,使鄉鎮衛生院用于專業技術人員的編制不得低于編制總額的90%。
編制雖好,但很多村醫在實際入編的時候,總會因為一些“超齡、學歷不達標、專業不合格”等硬性條件不達標,而被拒之門外,讓人惋惜。
對此,青海省為給更多鄉村醫生創造入編機會,在編制門檻上做出調整,放開年齡、招聘崗位比例限制的同時,還設置了村醫考核過渡期,以此來增加村醫進編的機會:
1、對在鄉鎮衛生院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鄉鎮衛生院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聘用條件下,可通過“定向評價、定向使用”聘用至相應崗位,不受崗位結構比例限制。
2、對不符合聘用條件的鄉村醫生,結合實際設定考核過渡期,鼓勵因學歷、專業不合格的村醫,通過后期加強學歷教育等方式,盡快達到聘用條件。
3、艱苦邊遠地區招聘時,可降低開考比例,急需緊缺專業或崗位不設開考比例。
4、對具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或取得中級以上職稱的應聘人員,年齡可放寬至40周歲以下。
5、統籌安排基層用編進人計劃,及時補充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專業技術人才,加大空編使用力度,提高編制資源使用效益。
針對符合條件的受聘鄉村醫生,直接與鄉鎮衛生院簽訂勞動合同,接受鄉鎮衛生院在行政、業務、人員、藥械、財務資產、工作待遇、績效考核方面的“七統一”管理。逐步將鄉村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執業(助理)醫師納入鄉鎮衛生院職稱評聘。
這也就意味著,該省所有加入一體化管理村衛生室的鄉村醫生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得編制,改變身份問題。
另外,為從根本上提升村醫的醫療服務水平,在鄉村醫生職業發展空間上,青海省也下足了功夫,下發了一系列激勵政策,來保證鄉村醫生隊伍不斷向前:
1、同等條件下鄉鎮衛生院優先聘用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鄉村醫生到村衛生室工作。
2、優化調整基層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比例,落實鄉村醫生職稱評聘管理政策。
3、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通過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方式,選拔錄用在村衛生室連續執業10年以上、45周歲以下、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群眾反映好的鄉村醫生納入編制管理。
另外,為提高當地整體村醫素質,積極引導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參加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組織執業(助理)醫師參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并明確到2025年,鄉村醫生中具備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人員比例提高到30%左右。
2
一次性解決
各類村醫養老問題
確定了鄉村醫生的身份,隨之而來的就是養老上的保障。
隨著國家強基層政策不斷下發,目前,村醫的年齡結構已經得到了一定調整,但仍然有一批老村醫迫切地期待解決其養老問題。只有解決好養老這一后顧之憂,才能更好地安穩住在崗村醫隊伍。
首先無論是否入編,村醫的養老待遇問題這次都得到了解決。青海省本次針對不同身份的村醫,采取分類解決的方式,將目前鄉村醫生養老和醫療保障全覆蓋:
1、對已納入事業編制或已被聘用的鄉村醫生,按照規定參加相應社會保險;
2、未被聘用的鄉村醫生以靈活就業身份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鼓勵其按較高檔次繳費,有條件的地區予以適當補助;
3、對2015年12月31日之前年滿60周歲(含60周歲及以上)退出崗位的鄉村醫生,按照相關規定,繼續享受離崗老年鄉村醫生生活補貼政策,各地在原規定時間內漏報或少報服務年限的離崗老年鄉村醫生,其漏報或少報的生活補貼由地方解決。
4、對2016年1月1日之后年滿60周歲及以上年齡,不屬于省級政策享受范圍的離崗老年鄉村醫生,各地結合實際采取補助等多種形式逐步解決這部分離崗老年鄉村醫生的養老待遇。
另外,為完善老年村醫的養老服務政策,根據青海省相關養老政策,對在村衛生室連續工作10年以上的鄉村醫生每人每月給予不低于300元的養老補助。
對60歲以上、居家和入住養老機構的生活困難老村醫,每人每月分別按150元和500元的標準提供養老服務。
3
人均5萬元/年
多渠道提高村醫收入
目前來看,鄉村醫生工作量繁多,但收入水平卻在各級醫療機構中處于較低水平。
要想提高村醫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勢必要縮小城鄉醫師的收入差距,讓基層的村醫實現勞有所得,多勞多得。
對此,青海省在《方案》中明確,落實“兩個允許”要求,統籌平衡鄉鎮衛生院與當地縣級公立醫院績效工資水平的關系,合理核定績效工資總量和水平。尤其對于鄉村醫生,將從5大方面進行收入保障:
1、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在績效工資分配時要向關鍵、緊缺、高風險、高強度的基層醫療崗位傾斜,實現鄉村醫生多勞多得;
2、鼓勵診療水平較高、診療量較大的機構依托醫療服務收入推動設立全科醫生津貼項目,提升全科醫生工資水平,使其與當地縣級公立醫院同等條件臨床醫師工資水平相銜接。
3、落實鄉村醫生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65歲及以上老年人體檢服務補助、基本藥物制度補助、一般診療費政策,多渠道保障鄉村醫生收入。
4、完善并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醫保基金和農牧區居民個人共同負擔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費政策。
5、對艱苦邊遠地區和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服務的鄉村醫生,地方要給予政策、金融、基礎條件等方面的傾斜支持。
據去年青海省衛健委發布的相關通知,目前,全省鄉村醫生年人均收入達3.8萬元,人口密集的農業區鄉村醫生年人均收入達5萬元以上。
青海為全省村醫發放人均1.5萬的基本收入。值得注意的是,這項資金是在公衛補助、基藥補助和一般診療費之外發放的。
這意味著,村醫有了“基本工資+績效補助”的雙重保障。作為常年GDP排名落后的省份,這里的村醫的收入水平卻沒有落下。
事實上,自2021年起,青海省就明確將公衛人均補助標準提高到84元,其中,對有能力的村醫可分配50%以上任務。這使得當地村醫的公衛補助明顯高于國家要求的水平。
青海地廣人稀、衛生服務成本高,這樣做既考慮到了患者的健康需求,也照顧到村醫的辛苦勞動。
同時,青海各地也在省級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對村醫待遇的支持。
01
海西州
在省級補助標準的基礎上再提高鄉村醫生補助資金2000元/人/年,州級再提標后,全州鄉村醫生年人均補助水平達到19200元(高出省級補助標準4200元)。
天峻縣政府在省、州鄉村醫生崗位補助基礎上再增加800元/人/月,達到28800元/人/年。
02
海南州
在省級補助基礎上,為在崗鄉村醫生再發放生活補助700元/人/月,提高村衛生室運轉經費2300元/室/年,全年鄉村醫生補助達到23400元/人/年。
03
海北州
各縣級財政在省級補助基礎上,為牧業區鄉村醫生每人每年再補助3840元、農業區鄉村醫生每人每年再補助3800元;祁連縣村衛生室運轉經費提高至6000元/室/年。
另外,青海還鼓勵村醫通過自種、自采中藏藥及應用中藏醫適宜技術等多個渠道來增加村醫的收入。
4
村醫待遇問題迫在眉睫
各省相繼落實到位
事實上,致力于落實村醫待遇的不只是青海省,今年以來,全國多個地區都在出臺相關政策,不斷提升村醫的待遇水平和養老保障。
根據多地政府、衛健委網站相關政策文件,綜合整理了各省針對村醫待遇政策的辦理進度,來看看有沒有你在的省份吧!
01
福建省:
福建省鄉村醫生可參加較高檔次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部分縣級財政對參保鄉村醫生給予1000-3600元/年不等的繳費補助,或按30-50%繳費標準給予補助。
對于自愿在戶籍地或居住地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鄉村醫生,各地也結合財力保障能力,對參保應繳交金額予以50-69%不等的補助。
對已達退休年齡且不具備參保條件的老年鄉村醫生,指導各地出臺鄉村醫生退崗養老補助政策,發放400-1700元/月不等的退養補助。
02
蕪湖市:
退出村醫
蕪湖市對60歲以上符合條件的退出鄉村醫生發放生活補助858元/月(30年以上工齡),較省標準提高了330元/月。
在崗村醫
2020年市衛健委、市財政局、市人社局等聯合印發《關于印發蕪湖市在崗村醫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施意見的通知》(蕪衛基〔2020〕13號),目前已有1300余名在崗鄉村醫生參加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解決村醫養老問題。
03
廣西省:
全省14個地級市,已有12市采取鄉聘村用制度,所有村醫納入衛生院統一管理,繳納五險一金。
在崗村醫生待遇按照所在行政村的村(居)民委員會副主任標準核撥基本工資補助經費;社會保險按照企業職工的標準繳納,經費由各地財政承擔。
確保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養老生活補助到位,并隨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提高補助標準。
04
河北省:
落實“縣聘鄉管村用”,建立政策保障、薪酬待遇、人才培養、業務管理、準入退出等長效機制。落實鄉村醫生多渠道補償政策,鄉村醫生收入不低于鄉鎮衛生院同等職工水平。
此外,在鄉村一體化的保障下,村醫的養老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以承德市為例,當地明確,財政保障力度逐年增加,對一體化管理村醫給予養老保險補助6000元/年以上,全市財政補助費用從2020年的1100萬元增加到2022年的1700萬元,基本上解決村醫的后顧之憂。
一直以來,村醫們都十分期盼國家能夠統一出臺政策,保障鄉村醫生待遇,徹底改變村醫困境。
要想真正留住村醫,就一定要讓村醫感受到自己的尊嚴和價值。國家及各級政府多次明確落實村醫編制、待遇政策,正體現了對村醫的重視。
如今,像青海省等地區出臺比較完善的鄉村醫療保障政策,更是為全國其他地區提供借鑒和參考標準。希望都能夠嚴格執行各項政策,杜絕懶政怠政,切實保障鄉村醫生的養老、收入等待遇!
素材來源:?西海都市報、青海省人民政府網等
本文解讀僅代表本平臺觀點,內容以官方文件為準。
如有平臺轉載本篇文章,須自行對該篇文章負責,鄉村白大褂不對轉載引起的二次傳播影響負責。
中醫全科醫生是公衛隊伍中的重要成員,在基層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轉診,預防保健,慢性病管理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本《中醫全科門診名醫處方》。
本書針對中醫全科門診臨床實際需要,將中醫名方驗方按疾病歸類,精選了大量名醫的高效實用的方劑,方便門診醫生查詢和使用。
內容包括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血液、風濕、皮膚、婦科、兒科等各科中醫名家的臨床驗方,從組成、用法、主治、加減等角度進行介紹,可供中醫執業醫師和臨床中醫師等專業人士學習、研究及臨床參考應用。
點擊下方圖片
查看書籍詳情【廣告】
有其他購書需求或疑問
請掃碼添加客服咨詢
點贊·在看·基層醫療資訊搶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