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唱閩南方言
浸潤漁港風情
閩南童謠是以閩南方言創作和傳唱的兒童歌謠,內容豐富多彩,充滿童趣,它是閩南文化中最生動鮮活的一部分。為進一步傳承閩南文化,讓充滿濃濃鄉情、鄉趣、鄉音的閩南童謠煥發生機,6月4日,石獅市婦聯聯合祥芝鎮婦聯、祥芝漁港 “黨建 +” 鄰里中心、祥芝漁港 “三區聯創” 片區 “大黨委”、祥芝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以及石獅市小星星第三幼兒園等單位,共同開展 “傳唱閩南方言?浸潤漁港風情” 閩南文化傳承系列活動。這場以兒童為主體的童謠盛會,將閩南方言與漁港文化編織成生動的 “活態傳承課”。
活動伊始,巾幗志愿者以“鄉音是文化根脈”為引,點名活動意義。
選手們化身鄉音的“發聲筒”,用純正的閩南語生動演繹,參賽作品有“補雨傘”、“討海人”、“我是海腳人的好囝仔”、“燒肉粽”等閩南童謠,通過演繹閩南童謠,傳承和弘揚閩南語這一寶貴的語言文化遺產,讓兒童將閩南文化根植于心。
評委團通過童謠童趣、口齒清晰、舞臺表現三方面綜合線上投票情況進行打分。“咬字清楚,動作和內容配合得真好!”孩子們的付出得到了一聲聲的肯定。
經過激烈角逐,其中《補雨傘》一等獎、《補雨傘》《天上一塊銅》二等獎、《天黑黑》《我是海腳人的好囝仔》三等獎、《討海人》《燒肉粽》《天上一塊銅》《豬八戒愛吃菜》優秀獎。
《補雨傘》一等獎
《補雨傘》《天上一塊銅》二等獎
《天黑黑》《我是海腳人的好囝仔》
三等獎
《討海人》《燒肉粽》
《天上一塊銅》《豬八戒愛吃菜》優秀獎
本次活動以童謠為媒,不僅讓青少年兒童在演繹中根植閩南文化,更通過 “方言 + 漁港” 的特色組合,推廣閩南童謠豐富的民俗文化和教育內涵,展現閩南語 “活化石” 的生命力。
祥芝鎮婦聯未來也將持續以多元形式推廣本土文化,讓 “鄉音童謠” 如海浪般浸潤孩子的成長之路,成為刻在基因里的文化印記。
來源 | 祥芝咱厝邊
編輯 | 許勁楠
初審 | 謝 靜
復審 | 李麗寬
終審 | 孫甜甜
講述她故事 凝聚她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