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京市鼓樓區以系統思維統籌資源治理,構建“社區培育治理力量、力量反哺社區建設”的良性循環機制。鳳凰街道藍天園社區黨委持續深化“黨建聯席會議”運行機制,匯聚整合轄區教育資源優勢,不斷將政治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形成多元協同、雙向賦能的治理新格局。
聚資源:
校社聯動打造全齡教育生態圈
社區黨委立足教育資源集聚優勢,構建“黨建+教育”協同育人體系。聯合芳草園小學、南師大龍江幼兒園成立“紅色教育聯盟”,打造“同在藍天下”家庭教育系列活動,兼顧知識與趣味,共讀一本書、共上一堂課,建立學校資源向社區延伸的常態化機制。創新“社區合伙人”模式,攜手卜卜成長等托育機構開發沉浸式早教課程,將專業育兒理念融入趣味游戲,構建起覆蓋0~6歲兒童的社區成長支持體系。通過組建“居民能人庫”,推動托育專家、教育工作者等專業群體轉型治理骨干。卜卜托育園園長陳艷奇帶領團隊打造“早教實踐基地”,以資源共享置換破解服務入戶難題,形成“社區搭平臺、專家輸技能、家庭享服務”的良性循環。
強實踐:
青春力量澆灌社區治理沃土
社區黨委與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財經大學等高校志愿者聯動開展,打造“大學生社區實踐計劃”2.0版本,3年來累計2000余人次大學生走進社區,實現高校人才培養與社區治理創新的“雙向賦能”。大學生志愿者們積極投身多元服務,參與社區“探訪關愛先鋒行”活動,與空巢老人“一對一結對”,通過耐心陪伴傳遞關懷溫暖;開展環保宣傳活動,向居民普及垃圾分類、廢物利用知識,開展環境整治,提升小區顏值面貌;發揮自身專業優勢,開展“科學魔法秀”科技展活動,舉辦“愛心暑托班”、夏令營、冬令營等,豐富孩子們的課余生活,助力其全面發展。高校學子以實際行動將專業所學轉化為服務社區的生動實踐,為基層治理注入青春活力。
激活力:
兒童參與構建治理新生代
藍天園社區黨委致力于構建“全齡”參與、全域聯動治理體系,在開展“銀齡互助”、“青年回家報到”等項目的基礎上,積極挖掘基層治理少年力量,創新打造“紅領巾樓道長”治理項目,108名小學生佩戴紅袖章化身“社區小主人”,構建“兒童—家庭—社區”治理鏈條。常態化開展入戶探訪,累計關愛獨居老人234人次,贈送手繪畫作、展示才藝表演……用稚嫩童心溫暖老人;擔任“樓道文明巡查員”,各自認領包片,累計發現樓道雜物、衛生問題800余例,協助物業清理雜物、暢通樓道;化身“家庭文明宣講員”,通過童言童語科普會、親子知識競賽等形式,帶動80%家庭參與垃圾分類、消防安全等文明實踐,形成“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區”的漣漪效應。
作者:劉劍輝
編輯:毛丹丹
制作:李夢葦
審核:王長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