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行業反內卷的第一槍徹底打響了。
6月10日夜晚,廣汽集團率先發聲:“堅持以不超過60天的供應商賬期,保障供應鏈資金高效周轉。”
隨后,中國一汽、東風汽車、賽力斯集團相繼跟進,承諾將支付周期統一壓縮至60天內。次日清晨,比亞迪、吉利、長安、奇瑞等主流車企集體加入這場變革。
眾多車企的一致行動既不是偶然,更談不上良心發現。根本原因是6月1日國務院修訂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正式施行,其中明確規定大型企業從中小企業采購必須在60天內付款。
汽車產業鏈積弊多年的“賬期黑洞”問題,終于被推到了變革的十字路口。
1.賬期黑洞
浙江一家汽車零部件工廠的財務室里,王經理對著電腦屏幕上的應收賬款列表長長嘆了口氣。“又到月底了,去年9月的貨款還沒到賬,”他苦笑著對會計說,“再這樣下去,我們連買原材料的錢都要借了。”
這不是個別現象,Wind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自主品牌車企平均應付賬款周轉天數高達182天,是國際車企平均水平的2.3倍。
更令人震驚的是,中信證券統計顯示,汽車零部件A股上市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從2020年的1408.80億元飆升至2024年三季度的2446.69億元,四年間增幅達64.57%。零部件企業被迫成為車企的資金池,承受著巨大的現金流壓力。
“業內普遍采用‘上車再結’的結算模式,實際賬期比財務數據反映的更長,”一位不愿具名的供應商透露,“車企往往通過銀行匯票、企業商業匯票等金融工具延遲結算,從供貨到真正收到現金有時需等待近一年。”
2.內卷之殤
車企賬期為何如此之長?
背后是行業利潤率持續下滑的殘酷現實。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汽車制造業的利潤率水平從2017年的7.8%,一路降至2023年的5.0%;2025年1-4月汽車行業利潤率僅4.1%,低于下游工業企業5.6%的平均水平。
全行業利潤總額從2017年的6833億元,跌至2023年的5086億元,總量萎縮了1747億元。
行業不斷內卷,價格戰愈演愈烈,車企不得不將壓力轉嫁至供應鏈。
一個典型的事件就是,去年底比亞迪要求供應商自2025年起降價10%的郵件引發強烈不滿,因為這遠超傳統5%左右的議價空間。
對此,不少業內人士痛陳,“許多企業不遵守商業規則,無底線壓榨供應商。車企通過延長賬期緩解自身資金壓力,卻大幅增加了供應商的經營成本和風險。”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近日公開批評汽車行業存在“恒大化”現象,直言“只是沒爆而已”。這句話點出了行業潛藏的系統性風險。
超長賬期如同慢性毒藥,主機廠借此轉移財務壓力,卻導致供應商資金鏈長期緊繃,研發投入捉襟見肘,最終反噬整車質量。而當產業鏈資金流轉效率持續下降,整個行業的創新活力也隨之枯竭。
3.政策利劍
賬期頑疾已成中國汽車產業鏈的沉疴,國家已經到了不得不出手的嚴峻時刻。
2025年3月17日,國務院總理李強簽署第802號國務院令,公布修訂后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定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條例第二章第九條明確規定:大型企業從中小企業采購貨物、工程、服務,應當自交付之日起60日內支付款項。
條例還特別強調,不得約定以收到第三方付款作為支付條件,禁止通過商業匯票等非現金方式變相延長賬期。這一規定直擊汽車行業賬期問題的要害。
新修訂條例絕非一紙空文,從付款期限、支付方式到違約責任,構建了全面約束體系。
此次政策釋放的信號明確而強烈: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必須從重建健康“整零關系”開始。
汽車工業協會同步發出倡議,直指行業“內卷式”競爭亂象,批評“價格戰嚴重影響企業正常經營,沖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把產業發展帶入惡性循環”。
正是有了強有力的政策出臺,才有了近幾天一眾車企的賬期表態。
賬期的縮短將重構汽車產業資金生態。如果真正能夠從平均182天降至60天,供應商資金回籠周期縮短近三分之二。這一轉變將釋放大量流動性,為技術創新注入活水。
更深遠的變革還在于競爭模式轉型。縮短賬期將倒逼車企從“以價換量”的粗放競爭,轉向技術降本的良性循環。一旦供應鏈信任關系完成重建,將為行業應對全球競爭提供新的支撐。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供應商的弱勢談判地位尚未改變,新規落地的挑戰不容小覷。當前汽車市場價格戰慘烈,企業利潤空間被壓縮,部分車企可能因經營壓力繼續向供應商轉嫁成本。
在此背景之下,強化監管成為供應商的普遍呼聲。比如建立大型企業審查制度、制定黑名單、與企業信用等級掛鉤等。唯有如此,才能打破“欠錢是大爺”的畸形權力結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