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近日發布《直播電商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劍指虛假宣傳、數據造假等直播亂象。這份即將出臺的新規,將讓300萬主播和各大平臺戴上"緊箍咒"。
首先,直播電商監管辦法強調平臺不能再繼續裝瞎。新規明確要求,直播平臺必須嚴格審核主播和商品資質,不能再讓"三無產品"混進來,發現賣假貨、刷單的要立即封號,不能睜只眼閉只眼,更要幫消費者維權,不能把投訴當皮球踢。
值得一提的是,直播電商監管辦法對主播“忽悠”消費者提出更嚴格的監管要求,今后在直播間內出現這些套路將會被嚴管。一是編造"最后一天降價"的劇本;二是用濾鏡把土豆拍成"進口紫薯";三是雇水軍刷"買它買它"的假人氣,以及吹噓"全網最低價"卻拿不出證據的,直接屬于被監管對象。
另外,新規最狠的是這三招:一是主播違法,平臺要負連帶責任;二是屢教不改的直播間直接全網封殺;三是消費者被騙平臺要必須先賠錢。
315誠搜網梳理發現,去年全國直播帶貨投訴量暴漲3倍,主要問題集中在貨不對板、虛假促銷和售后推諉。有消費者反映,在主播"虧本清倉"的吆喝下買了298元羊毛衫,收貨發現是化纖的,找平臺維權卻被要求"先找商家"。
目前該辦法正在公開征求意見,消費者可登錄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提建議。業內人士預測,新規正式實施后,那些靠套路割韭菜的網紅主播的好日子要到頭了。記住,遇到直播消費陷阱,保留錄屏證據,撥打12315維權!
來源 | 315誠搜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