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取向硅鋼行業市場前景預測研究報告(簡版)中商產業研究院 2025-06-12 08:44
中商情報網訊:隨著我國“雙碳”政策的推進,我國特高壓變壓器、高能效配變需求持續增加,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取向電工鋼的需求快速增長。
一、取向硅鋼定義
取向硅鋼也稱冷軋變壓器鋼,是一種晶粒基本朝同一方向排列的極低碳硅鐵合金材料。取向硅鋼是變壓器關鍵原材料,主要用于變壓器(鐵心)的制造,還可應用于大型電機(水電、風電)等領域。按制備工藝和磁性能,取向硅鋼可分為普通取向硅(CGO,磁感<1.88T)和高磁感取向硅鋼(Hi-B,磁感≥1.88T)。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取向硅鋼行業發展政策
取向硅鋼的制造技術高度復雜、工藝窗口極為狹窄,且對成分的控制要求極為嚴格,因此代表了一個國家鋼鐵制造業的綜合技術水平。為實現我國關鍵電力設備自主保障、避免受制于人,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以產業升級和節能環保為重心,推動取向硅鋼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取向硅鋼行業發展現狀
1.全球產能分布
球取向硅鋼市場的集中程度較高,前三大區域的合計產能占比達到了74%。中國市場產能位居第一,占比達到56%。其次是日本和美國,占比分別為11%和7%。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產量情況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取向硅鋼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預測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取向硅鋼產量持續增長,2023年取向硅鋼產量為265.02萬噸,占硅鋼產量的17.35%。截至2024年底,我國取向硅鋼產量約300萬噸。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取向硅鋼產量將達335萬噸。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市場結構
2023年我國取向硅鋼的總產量約為265.02萬噸,其中,高磁感取向硅鋼(HiB)的產量占比達到了59%,而一般取向硅鋼(CGO)的產量占比則為41%。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在建項目
目前市場上,在建及已投產的取向硅鋼項目超過11項,預計2025年還將新增產能120萬噸。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重點企業分析
當前取向硅鋼領域呈現"金字塔型"競爭格局,頭部國企依托技術積淀主導高端市場(如特高壓、超薄帶),持續推動磁損優化與進口替代;民營企業則通過差異化定位(全產業鏈整合或區域化產能)搶占中端市場。全行業正加速向高磁感、低損耗技術迭代,應用場景從傳統電力設備向新能源輸電、智能電網等方向延伸,但基礎材料工藝瓶頸與國際標準話語權仍是本土企業共同面臨的挑戰。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取向硅鋼行業重點企業
1.寶鋼股份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鋼鐵業,同時從事與鋼鐵主業相關的加工配送、化工、信息科技、金融以及電子商務等業務。主要鋼鐵產品分為碳鋼、不銹鋼和特殊鋼三大類,是我國最大、最現代化的鋼鐵聯合企業。
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28.80億元,同比下降9.82%;實現歸母凈利潤24.34億元,同比增長26.38%。2024年主營產品包括冷軋碳鋼板卷、熱軋碳鋼板卷,營收分別占整體的34.60%、24.04%。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首鋼股份
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鋼鐵產品和金屬軟磁材料的生產和銷售。首鋼股份的主要產品是鋼坯、熱軋、冷軋、金屬軟磁材料、其他鋼鐵產品。
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65.33億元,同比下降10.18%;實現歸母凈利潤3.28億元,同比增長1466.67%。2024年主營產品包括冷軋、熱軋,營收分別占整體的54.87%、40.15%。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望變電氣
重慶望變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取向硅鋼和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和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望變電氣的主要產品是電力變壓器、箱式變電站、成套電氣設備、一般取向硅鋼(CGO)、高磁感取向硅鋼(HiB)。
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86億元,同比增長49.15%;實現歸母凈利潤0.14億元,同比下降41.67%。2024年主營產品包括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取向硅鋼,營收分別占整體的57.67%、39.82%。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華菱鋼鐵
湖南華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鋼材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華菱鋼鐵的主要產品是寬厚板、熱冷軋薄板、線棒材、無縫鋼管。
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02.3億元,同比下降18.4%;實現歸母凈利潤5.62億元,同比增長43.37%。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5.太鋼不銹
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不銹鋼及其它鋼材、鋼坯、鋼錠、黑色金屬、鐵合金、金屬制品的生產、銷售;鋼鐵生產所需原輔材料的國內貿易和進出口等業務。太鋼不銹的主要產品是不銹鋼、冷軋硅鋼、碳鋼熱軋卷板、火車輪軸鋼、合金模具鋼。
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33.1億元,同比下降4.71%;實現歸母凈利潤1.88億元,同比增長6166.67%。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取向硅鋼行業發展前景
1.技術自主化突破加速國產替代
中國取向硅鋼行業通過低溫高磁感工藝、超薄規格制備等核心技術的突破,顯著提升高端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聯合寶鋼等企業攻克0.08mm超薄取向硅鋼技術,實現無底層母材和耐熱涂層的創新,磁疇控制精度達亞毫米級,鐵損降低40%以上,成功應用于?00kV特高壓直流工程。寶鋼研發的低溫制造工藝將加熱溫度降低200℃,突破傳統工藝限制,使高端取向硅鋼進口依賴度下降50%以上。此類技術突破不僅打破日韓企業壟斷,更推動國產產品在航空航天、軍工等高端領域實現自主化應用。
2.產業鏈垂直整合提升國際競爭力
行業通過“冶煉-軋制-應用”全鏈條整合,實現資源與技術雙輪驅動。重慶望變電氣形成“取向硅鋼—節能變壓器—智能變電站”全鏈條產品群,突破18萬噸高磁感硅鋼產能;寶武集團打通從鐵礦石到冷軋成品的全流程生產,開發B23P080等全球首發產品,磁感強度B8提升至1.95T以上。民營企業如宏旺集團通過裝備國產化實現百噸級產線建設,推動核心設備自主化率提升30%。此類整合顯著增強產品良率與市場響應速度,支撐國產硅鋼出口均價達1910美元/噸,較進口產品溢價918美元/噸。
3.綠色制造轉型響應雙碳戰略
低碳工藝與循環技術深度應用,重構行業可持續發展路徑。寶鋼通過冶煉流程優化降低單位產品能耗15%,立中集團開發免熱處理鋁合金技術使大型壓鑄件生產能耗降低30%;再生材料領域實現廢鋁100%循環利用,生物基聚氨酯替代石油基材料使每噸產品減碳1.2噸。分布式光伏在云南鈦礦基地的應用進一步降低每噸海綿鈦碳排放強度30%。此類實踐為行業碳足跡認證提供技術范式,支撐“雙碳”目標下高端產品占比提升至70%的規劃。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取向硅鋼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預測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白皮書、行業地位證明、可行性研究報告、產業規劃、產業鏈招商圖譜、產業招商指引、產業鏈招商考察&推介會、“十五五”規劃等咨詢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