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棗莊,這座百景匯聚、萬物交融的城市,有著風光無限的四季,也承載著日新月異的變遷。在棗莊市委網信辦指導下,大眾網棗莊站2025年“四季流轉 多彩棗莊”主題策劃啟動,以鏡頭為筆,捕捉四季交替間的動人畫面;以文字為墨,記錄經濟發展與民生進步的堅實腳印。我們邀您在四季更迭的韻律中,感受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與無限活力。
大眾網記者 李可欣 棗莊報道
麥收時節,薛城區周營鎮的農田里一派繁忙景象。聯合收割機轟鳴作業,摟草機、打捆機緊隨其后,將散落的秸稈迅速打包成捆。這些曾經被視作“農業廢棄物”的秸稈,如今正通過科學回收利用,變身為畜牧飼料、生物質燃料等資源,成為當地生態農業發展的“綠色財富”。
近年來,周營鎮大力推進秸稈綜合利用,通過“政府引導+企業回收+農戶參與”的模式,構建秸稈離田、轉運、加工產業鏈。記者了解到,秸稈經專業設備打捆后“身價倍增”:優質秸稈成為畜牧養殖的“營養餐”,周邊合作社年收購量可觀;部分運往生物質電廠“發光發熱”;少量則“變身”食用菌栽培基料。這種多元化利用模式,既解決了焚燒污染難題,又降低了養殖成本,更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新模式將農戶自行處理的每畝30元成本轉化為收益,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從“付之一炬”到“點草成金”,周營鎮的生動實踐證明,綠色發展不是負擔而是機遇。小小秸稈的“綠色革命”,正推動農業生產方式向著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方向加速轉型。
(視頻來源:薛城融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