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醫生,我小腿最近老是腫,還總覺得緊繃繃的,是不是腎不好?”
這類問題,在濟南靜脈曲張CHIVA中心門診里經常遇到。
很多中老年人、教師、銀行從業者甚至年輕白領,都在夏季出現類似的癥狀——下班后小腿腫脹、沉重、襪子勒痕變深、皮膚發癢……但他們往往只當作“浮腫”“熱脹”,卻沒意識到:這可能是靜脈曲張早期最被忽視的信號。
? “假水腫”的背后,是靜脈血液回流障礙
夏季高溫,血管本就擴張,再加上長時間站立或久坐,本應從下肢回流的靜脈血液滯留在腿部,形成靜脈高壓,于是就出現了類似水腫的表現:
傍晚小腿圍比早上粗
穿襪子勒出痕跡
小腿皮膚變緊、發癢、偶爾出現紅點或斑塊
平躺抬腿后腫脹減輕
這些情況很容易被誤認為“喝水多”“腎虛”“鹽攝入過多”,而真正的靜脈功能問題反而被忽視。
? 為什么靜脈曲張引起的“水腫”更危險?
相比一般水腫,靜脈曲張導致的下肢淤血性水腫具有更高的并發癥風險:
持續高壓可導致皮膚結構破壞,出現色素沉著、濕疹樣皮炎;
嚴重時可發展為靜脈潰瘍,極難愈合;
個別患者會誘發淺靜脈血栓,甚至危及生命。
很多患者直到出現皮膚變黑、破口流水,才知道“不是單純水腫”。
? 如何判斷“腫脹”是否與靜脈曲張有關?
血流動力學超聲評估,是目前判斷靜脈功能障礙的最權威工具。
在濟南靜脈曲張CHIVA中心,我們對所有腫脹型患者都會進行:
站立位動態彩超檢查
踝泵誘發測試
返流源頭(EP點)精確定位
這樣可以明確判斷:
? 是否是靜脈曲張引起的返流性高壓?
? 是大隱靜脈、小隱靜脈,還是穿通支問題?
? 有沒有合并深靜脈阻塞或血栓?
只有找到根源,治療才能不走彎路。
? CHIVA治療,“對癥調壓”,恢復血流更自然
不同于“切除”“燒灼”“閉合”的傳統治療方式,CHIVA是一種血流調控術:
不是去掉血管,而是引導異常血流回歸正常路徑
大幅減少創傷,不破壞結構
術后多數無需穿彈力襪
當天行走,不影響生活
對于以“腫脹、沉重”為主訴的患者,CHIVA常常是更合理的選擇。
? 夏天“腿腫”的人群,請特別留意:
經常久站的老師、護士、營業員
孕期及產后女性
有家族史的年輕人
腿部已有靜脈凸起或皮膚發黑的人
不要等腫脹變成硬塊、皮膚破潰再就診。越早識別,治療越輕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