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是擺在眼前的,中國男足主場1-0小勝巴林,表面上算是完成任務,比分挺體面,氣氛一度也有點“揚眉吐氣的意思——但球迷看球不是只看比分,這場比賽的內容到底值不值點贊,大家心里其實都有數,這場球如果非要找個最大亮點,恐怕不是進球,而是18歲小將王鈺棟的表現,他的拼勁和活力算是給這場不太好看的比賽加了點料,甚至讓部分網友直呼“未來可期,可這種希望到底扎實不扎實,咱們得往下拆
先說比賽本身,國足和巴林都不是技術流派的代表,場面一度可以用“菜雞互啄來形容,控球率和傳接球能力一對比,巴林其實還略強那么一點,但說實話,兩隊都沒什么太多高質量配合,國足這邊進攻套路單一,幾次推進都打得很勉強,配合上老問題還是沒解決——中場缺乏指揮官,球權分配和控場都不靠譜,基本上過不了三腳球就斷了,球迷現場看得揪心,彈幕里倒是有人樂觀,覺得贏了就好,可這點內容真沒啥好自嗨的
當然,王鈺棟這場確實是最大收獲,這孩子十八歲,敢拼敢搶,速度和體力都在線,雖然進球是點球,但全場都在拼命跑,不像有些老大哥那樣“散步型中場,上一場他也曾有過精彩射門,可惜被撲出來了,這種小將的成長是國足最難得的資產,但也得說句實話,他現在的傳球和射門還沒到頂級,留洋五大聯賽練級才是正路,繼續在國內混日子,恐怕很難出頭
說到用人,這場比賽教練組的調整還算有點勇氣,最后十分鐘變陣起了奇效,黃正宇的表現明顯比王上源要強,跑動積極、傳球敢于向前推進,第一場他位置感很差,這場進步肉眼可見,這點得給教練組打個“點贊,有調整、有變化,但整體來看,國足的技戰術水平和巴林其實差距不大,甚至還被對方壓著打了一段,真要說贏球靠什么,可能還是一點運氣和主場優勢
外部聲音上,網友分成了兩派,一派覺得王鈺棟的上位讓人看到希望,另一派則堅決不買賬,認為國足還是“原地踏步,打巴林都踢成這樣,后面遇到強隊還怎么打,現實是,國足這些年反復走彎路,錯了一次又一次,完美避開了正確答案,這種自嘲其實挺諷刺,但也反映了球迷的理智心態——贏球是贏球,內容沒變,問題還在
如果翻翻歷史,日本足球崛起就是正面教材,人家二十年磨一劍,青訓體系、聯賽建設、教練團隊都一步一個腳印,反觀中國足球,內耗太多,喜歡急功近利,出成績就忘乎所以,輸球就一鍋端,人才斷層、技戰術落后、基層足球薄弱,這些毛病不是靠一場1-0就能蓋過去的,這屆國足依然沒有絕對核心,沒有能合理分配球權和調動全隊的中場指揮官,踢得亂七八糟,基本功差、沒組織,踢得熱鬧但沒章法,這事兒不吐不快
賽后采訪和輿論場上,老隊員有遺憾,這可能是他們最后一次世界杯預選賽了,機會不多了,但對年輕球員比如王鈺棟,這種大賽經歷是成長的“加速包,能不能趁勢往上走,就看后面怎么培養了,國足如果還想有未來,必須深刻反思,別再內耗,別再自嗨,虛心請教日韓教練,多打友誼賽,多練合作和技戰術,這才是唯一出路
也有網友調侃,用范志毅的話說,國足就這水平,沒什么特別高興的,也沒必要自責,能贏巴林是努力的結果,但也別贏了就忘了自己是誰,贏一場不代表翻身,輸一場也不是世界末日,真正的希望是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讓足球回歸基層,讓每個孩子都能踢得起球,這才是中國足球的活路
最后說一句,國足的路還長,贏下一場不等于走上快車道,別再拿運氣當能力,也別用一場球掩蓋所有問題,王鈺棟們值得點贊,但靠一個人解決不了體系病,真正的改變,是從認清自己開始,球迷們可以有希望,但別再空喊熱血,冷靜點看球,理智點支持,小伙子們繼續努力,下一屆世界杯再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