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安衲
早上,伴著清脆鳥鳴醒來。書寫的愿望是多么的強烈。我很期待清晨四點到六點的時間,那是屬于我自己的寫作時間。我的書桌前有很大的窗戶,窗外是前屋主別具匠心栽種的一棵櫻花樹,初夏時,枝葉繁茂,每一支都被葉子包裹得粗粗的,像碧綠的龍爪,伸向四面八方的天空。我筆下的思緒,也有著那櫻花樹枝椏的生命力,每一縷都仿佛可以生出一片海市蜃樓的幻境,長出一個故事來。我通過回憶的眼,看向窗外的樹,記起那初春時一夜櫻花出的繁盛與喜悅,也看到隆冬時枝禿葉零的凋敝與絕望。
好似我的前半生。
很多事,不足與外人道,但可以在清晨流諸筆端。寫作,是無聲的言說,是清晨的冥想。于是,我在這春夏之際,,那個一直被我裹得嚴嚴實實的冬季,長達十六年。揭開回憶的面紗,傷痕重重疊疊,眼前血肉模糊,耳邊嘶喊悲鳴,文字是有自己的力量的,它有手,有腳,有眼睛。它重新構建了回憶中的片段,穿過的時間長河,去擁抱了那個尚在暴風雨中的我,很堅定,很溫暖。
這樣的寫作體驗,緣于三明治。
今年年初,摯友向我推薦了這個名為三明治的寫作營。我剛開始還是無法下定決心,繁忙的生活中總是有這樣那樣的事情,我往往把屬于自己的時間排在最后,把自己內心向往的事情,往后延了又延。最后,我還是拿出五年前決定冥想時用的邏輯來再次說服自己:如果只是抽出14天,來支持自己的寫作夢,在這三十多年的人生里,是多么渺小啊,為什么這個都不愿意給自己呢?于是,我毅然推開了很多工作家庭上的事務,每天留出大片的時間來寫作。
可以說,加入三明治,是我對自己寫作初心的擁抱。在三明治第一天的破冰活動里,我寫了為什么要寫作:
“從小,寫作就是我的夢想。成年的村上春樹在伊藤園看棒球時,望向天空的那一刻,突然受到召喚,自此知道自己要成為一名小說家。而小學時的我,坐在媽媽自行車后座,從學校回家的路上,當看到小石子在柏油路上被輪胎震得四濺開來時[1] ,也仿佛聽到一個聲音在說,你以后是要寫作的,年幼的我抱穩了媽媽的腰,然后四下張望,發現那聲音原來來于我自己的心里。”
那個年幼的我和現在我之前,跨過了三十年的時間,我不想苛責自己為什么要等著么久,因為我知道,自己經歷了太多人生的苦,卻仍然那么地努力生活著,微笑著,善良著,已是不易。在長大的過程中,寫作成了心中漸漸被埋沒的夢想,它被安排在所有人生序列之末,學習,工作,結婚,生子,離婚,仿佛每件事都比它要緊急,重要,而它,則安安靜靜地在心里,還沒有長成參天大樹,但是已經根系健碩,在我每一次望向內心時,寫作的夢想在心中扎下的根,都再深了一點點,我知道,只要澆灌一些水,灑一些陽光,它就會勇猛地破土而出。
當我結束了這十四天的文字之旅,內心是勇敢的,喜悅的,幸福的。我也很感激一直陪伴我的渡水崖老師。我寫出來的所有情緒,她都能溫柔地接納,然后問我,這里的場景可以再延伸出來嗎,那里可以再深挖一下背后的想法嗎。同期的伙伴們也各自書寫著自己的故事,讓我覺得自己并不孤單,獨木亦可成林。我們在不同的時區,在不同的地方,卻在同一個時間段里為自己吶喊,聲音嘹亮。我也很感謝李梓新老師,辦了張吉人老師的對話活動,Chen Si老師,在忙碌的趕稿工作之余為我們加的寫作分享課,以及其他每位老師,都為我們跑向終點的那一刻不斷地加油鼓勵著。感謝你們。就像我在文中說的,我后來覺得,什么時候離開婚姻,都是最好的時刻。那么我也想對自己,以及也有文學夢的所有人說,什么時候開始寫作,也都是最好的時刻。
這是短故事學員安衲的寫作感受。在五月短故事life writing寫作訓練里,她完成了一個家庭暴力的故事,勇敢面對令自己羞恥的過往,隨后接納自己,原諒自己,走上一條全新的道路。
想要做到這一切,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短故事恰好是一個這樣的寫作平臺。在這里,我們不追求宏大的議題,不強求書寫必須帶著使命和意義。我們更鼓勵你:記錄自己真實的生活。所有平凡的細節,瞬間的感動,獨一無二的體驗,會讓你抵達寫作真正的自由。
短故事專業的編輯團隊,會在14天內陪伴你完成寫作。你的任何經歷和情感,都會在這里得到完全的接納和尊重。編輯們會和你一起挖掘素材、打磨技藝,讓你的故事從一個想法,一種情緒,變成一篇打動人心的作品。
在短故事,每個人都是一名未來的作家。如果你也想為自己發聲,歡迎參加這場夏季盛宴,從這里開啟自己的創作旅程!
本月,我們也繼續邀請資深的出版社編輯為加入短故事的學員分享。
荔枝
未讀 · 文藝生活工作室主編。在銀行跟證券業務廝混了十幾年后,懷著對人生的責任感,帶著“中年”時似乎不該有的不管不顧,轉行出版。已編輯的書包括《復調》《帶小狗的女士》《書怎么讀都有趣》等。
小馬
未讀·文藝生活高級產品經理。英美文學專業出身,多年從事外國文學圖書出版。從國企出版社到出版公司,如今是做編輯的第十年。編輯出版過的書包括“庫切文集”、《星際唱片》、《僥幸求生》等。
他們正在和三明治合作出版,他們也期待發掘更多的新作者。報名參加本月非虛構短故事寫作的你,說不定就成為下一個簽約作者!
李梓新
三明治創始人,有20年傳媒經驗。2024年以優等學位(Distinction)畢業于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UEA)創意非虛構寫作碩士專業(MA Creative Non Fiction)。著有《災難如何報道》《民主是個技術活兒》等書,Newsletter。現在進行潮汕題材的非虛構中英文寫作。
渡水崖
三明治駐京編輯,出版項目負責人,曾任鳳凰網文化編輯。訪談作品參與出版《我只在意人存在的樣子》。對所有角落里的人感興趣,關心他們的基本生存法和未被述說的個人史。當下的寫作是一種歷史存檔。
主要作品:
chensi
三明治專欄作者,堅持非虛構寫作八年,出版個人作品集《世界上所有的早晨之光》。中國人民大學學士,巴黎索邦大學碩士,輔修法國近現代史和二十世紀法國文學。在歐洲長居十來年之后搬到南洋。目前正在線下輔導兒童創意寫作,籌備在清邁和巴厘島創辦自己的療愈寫作營。因為一直在游蕩,所以擅長捕捉那些流離失所之人的故事;也相信這是自己的使命:寫下他們的故事,讓他們被世界看見。
主要作品:
邱不苑
非虛構作者、青年研究者、舞者、繪本譯者、前媒體人。
英國劍橋大學教育系全獎博士生,關注身體、情感與教育,創辦身體·舞動·寫作工作坊。曾任《南方人物周刊》資深記者,在多家媒體發表非虛構作品近百篇。翻譯出版繪本《爺爺有個魔法指南針》等。新書《劍橋一年:關于愛與擁抱的自我民族志》預計于今年出版面世。用舞蹈和文字與世界打交道。
電子版作品集見鏈接。
朱靜遠野
雙語寫作者,創意寫作導師,現居英國愛丁堡。擁有愛丁堡大學比較文學與格拉斯哥大學創意寫作優等學位。現為UNESCO聯合國愛丁堡文學之城Mary Ratcliff Writer’s Room駐留作家,英國The NewBridge Project藝術家培養項目駐留藝術家。曾于2019年作為訪問作家到美國愛荷華作家工作坊(Iowa Writer’s Workshop)學習。主持并參與多場國際文學活動,包括在Creative Conversations中與著名作家郭小櫓深度對談。作品入圍John Byrne獎提名,并被BBC廣播電臺特約報道。
那么我們邀請你加入短故事。因為在短故事寫作學院不僅僅是寫作,還有我們的相同的和不同的身份標簽共同形成的討論和反思,也是認識寫作導師、來自全球各地的中文寫作者的機會,更是一種個人探尋。
6月短故事班,16號-30號,書寫只屬于你的故事。
“短故事Life Writing學院”
6月報名中!
報名方式
點擊下方圖片進入小程序
歡迎來到《存在主義入門》,這是一個文學和哲學共生的工作坊,來自俞冰夏。這將是一份對20世紀極具影響力的存在主義思想通俗、系統的入門介紹。存在主義誕生于一個信仰體系崩塌、戰爭撕裂人性的時代,旨在回應人在荒誕世界中的孤獨、焦慮與選擇困境。
點擊圖片了解更多。
虛構 Fiction
(中文,報名中,每月開展)
(英文,報名中,每月開展)
大師工作坊
(中/英文,敬請期待,2025/07)
(英文,進行中)
類型小說
(英文,已完結,2025/04)
非虛構 Non-Fiction
(中文,進行中,每月開展)
(英文,報名中,每月開展)
(英文,進行中,2025/03)
劇本 ScriptWriting
(中/英,敬請期待,2025/09)
詩歌 Poetry
里所詩歌工作坊(中文,敬請期待,2025/08)
(中文,2023)
每日書 Daily Writing Community
6月 (中文,進行中,每月開展)
6月(中文,進行中,每月開展)
6月共寫班(中文,報名中,每月開展)
6月自由書寫班(中文,報名中,每月開展)
Daily Writing(英文,每季度開展)
線下活動 In-Person Events
寫作聚會(北京/上海,不定期舉行)
在地寫作
(2017,上海)
出版 Publishing
出版作品
文學經紀
合作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未讀、天津人民出版社、微信讀書……
新書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