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始皇一統六國到清朝溥儀退位,2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大約出了400多位皇帝,而在這些帝王中,還有六位皇帝被尊稱太上皇。
雖然,太上皇這個名字聽起來很霸氣,很響亮,但沒有啥實權,相當于是傀儡。那么,這六位帝王是如何從皇帝變成太上皇的呢?有的是自愿退位,還有的是被逼退位。
第一位晉惠帝司馬衷,他是西晉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間不理朝政,由妖后賈南風掌權,從而導致八王之亂。在這次政變中,趙王司馬倫成為短暫的勝利者,于是幽閉司馬衷,尊他為太上皇,篡位稱帝。
第二位唐高祖李淵,他是大唐開國皇帝。生了兩個比較牛掰的兒子,一位是隱太子李建成,還有一位是最強帝王李世民。
都知道,李世民是通過發動玄武門之變,成為大唐第二位皇帝的。而在這次政變中,李世民殺了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成為大唐帝國的新太子,并且節制天下兵馬。說白了,此時的李淵就相當于是被架空了,于是選擇退位,被李世民尊稱為太上皇。
第三位唐玄宗李隆基,他是中國歷史上爭議最大的一位帝王,前半生勵精圖治,重用賢臣,開疆辟土,首次將東北三省全境納入中國版圖,創造開元盛世,將唐王朝推向頂峰。
后半生就開始享受生活,親小人,遠賢臣,重用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等人,最終爆發了安史之亂。唐軍無法抵擋安祿山的叛軍,李隆基在親衛軍的掩護下逃離長安,前往巴蜀避難。太子李亨趁機在靈武稱帝,李隆基被尊稱太上皇。
第四位宋徽宗趙佶,他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可能趙佶不是一位合格的帝王,但他在書畫領域取得的造詣非常大,自創書法字體,被后世稱為瘦金體。
在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宋軍大敗,宋徽宗趙佶自愿退位,成為太上皇,將抵御金兵的重任交給太子趙桓。靖康二年,宋徽宗趙佶與欽宗趙桓被金人擄去,史稱靖康之變。
第五位明英宗朱祁鎮,他是明朝第六位皇帝,還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成功復辟的太上皇。
在正統14年,北方的瓦剌侵犯大明邊境,朱祁鎮在王振的慫恿下率軍親征,結果大敗土木堡,朱祁鎮被俘,成為瓦剌留學生,史稱土木堡之變。
朱祁鎮被俘后,其弟朱祁鈺被擁戴稱帝。這樣一來,朱祁鎮就成為大明的太上皇。不過他也是幸運的,景泰八年,在石亨與徐有貞的擁護下,成功復辟,再登帝位。
第六位乾隆皇帝弘歷,他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想必了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康熙帝八歲登基, 執政61年。作為他的孫子乾隆,為了表示對康熙帝的尊重, 表示在位時間不能夠超越圣祖皇帝康熙。
這樣一來,在位60年的乾隆就主動退位,成為清朝的太上皇。 由于乾隆是自愿退的,在他當太上皇期間,手中依然掌控最高權力,只是名義上退位了,實際掌權達到了63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