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在小某書上發帖爆料稱,果殼售賣的加拿大冰酒涉嫌虛假宣傳,實際商品與描述并不相符,而是以晚收葡萄酒冒充冰酒引起爭議。
這款名為“加拿大Vidal威代爾晚收冰白葡萄酒”標注的是加拿大原瓶進口,文中還提供了“報關單”證明是原裝進口。經查證,報關單上的編號是2204210000,與實際描述相符。
但是威代爾只是釀酒葡萄品種的名稱,全文介紹了產區和酒莊歷史,但唯獨沒有提及酒莊的名字,只有在背標上才能看到酒莊名字應該是“楓雅Maplegant”,但在中外網絡上也查不到該酒莊的相關信息。
不過,背標上倒是沒有國標的執行標準與食品生產許可編碼這些國內灌裝葡萄酒標志性的內容。當掃描中文背標的二維碼后,頁面顯示產區是加拿大濱湖尼亞加拉,并重點突出了這款冰紅的市場零售價為1988元一瓶。
文中提到的這款冰紅“瓶身掃碼價1988/瓶,現在4瓶裝只要139元”,一瓶相當于只要35元左右。實際上,有網友在評論區指出,這款酒一般二手批發價40元一瓶,進貨價肯定會更低。
但恰恰是因為價格低到有點離譜,這款冰酒的真實性反倒存疑。
真正讓人疑惑的是,文中很詳細地普及了如何辨別加拿大冰酒的真假,但內容配圖也是錯誤百出,多處文案源自某度摘抄,吐槽國內假冰酒多但自己還在大張旗鼓地售賣假冰酒。
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款酒是“打著加拿大冰酒的幌子”的晚收葡萄酒,外觀看起來有些相似之處,但冰酒和晚收本質上存在很大的差別。
簡單來講就是,晚收的讓葡萄正常成熟后再進行自然風干才進行采摘,一般會推遲一到兩個月;而冰酒是在葡萄結冰后釀造而成的,并且真的冰酒葡萄必須屬于自然冰凍,決不允許人工冷凍。
因為冰酒的采摘條件比較嚴格,要在極寒的環境下從事采摘和釀造,人工費和造價都不低,國內市場上品質較好的進口冰酒售價往往在500元以上,低于200元的質量有待商榷。
這款酒目前顯示已有上百人加購,很難看到具體的售后評價,但購買頁面的彈幕上還是齊刷刷的好評,加大了普通消費者識別酒款好壞的難度。
在果殼市集的小程序中,目前有二十多款葡萄酒在售,主推的是甜型或者半甜型這類在電商渠道的爆款產品,顏值高口味甜很容易吸引消費者下單,但真實性一樣要打個問號。
這個帖子下面的評論區,有網友指出果殼會發假的雷司令酒莊,文案同樣夸張到離譜,同一篇的文案會重復發布多次來引流。
誠然,像果殼這類主打好物推薦的電商平臺,日用品多為主推引流的商品,捎帶手再買一買網紅酒款,走得就是一個短平快的路數,產品口碑的好與壞可能對銷量影響不大。
從一些網友的反饋來看,除了葡萄酒,果殼平臺上架的不少產品往往存在“過度吹捧”的嫌疑,真正買到的產品明顯與文中推薦語不符。
以往在電商平臺買到的有些產品貨不對板還有售后退貨、退款的保障,但果殼的購買體驗還是跟不上。
有不少網友分享了自己在“果殼市集”購物的經歷,“總結下來就是服務態度一般,商品質量參差不齊,關鍵是有些太差令人發指,但退貨維權艱難。”
不僅退貨的流程操作起來會比較復雜,有不少商品退貨還要買家自己承擔運費,但并不會提前告知。退貨過程中,很難追蹤具體進展,客服回復也慢要多次催促,消費者體驗感并不好。
如今在電商平臺上售賣葡萄酒,這類虛假宣傳已成為屢見不鮮的亂象,很多商家在宣傳產品時一味追求流量,只想靠著類似的“夸張宣傳”、“網紅營銷”出圈博眼球,往往能憑借價格優勢收割一波銷量。
然而,這種短視的營銷手段正在給行業帶來深遠的負面影響。當消費者屢屢遭遇“掃碼價上千、實付幾十”的套路后,很難再持續性消費,甚至會轉向其他酒類消費。
長此以往,只會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形成“買酒水深、容易踩坑”的印象,間接導致消費意愿下降。
文中部分
圖片源自Unsplash、果殼市集截圖
LOOKVIN ARTICAL
往期內容回顧
最新進展!法國酒商...
增幅高達165%的...
暴跌23%!法國葡萄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