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R陀螺 萬里
日前,蘋果召開了WWDC 2025,主要看點是不同平臺的系統版本統一命名、iOS設計大改、iPadOS生產力屬性提升、蘋果AI模型對外開放API。
在這以外,雖然沒有AR的消息,但是本次WWDC卻給人一種“承上啟下”的感覺,無論是UI改進又或者Vision Pro虛實融合的設計規范,它都揭示了蘋果正在為AR鋪路。
可讀性不佳的Liquid Glass,僅僅是為了炫技嗎?
對于今年WWDC,最具話題熱度的無疑是蘋果為各大系統所引入的統一的設計語言Liquid Glass。想必大家這兩天都能刷到各種關于Liquid Glass的新聞,而早些時候關于“iOS 26丑”的話題甚至沖上了熱搜。
Liquid Glass這一設計靈感借鑒了visionOS,比如UI可以跟其他內容互動并做出調整,它比常見的毛玻璃要更加靈動。這是一個細節豐富且具有高度表現力的設計,如在文本劃過按鈕組件時,就仿佛真的是透過一塊小玻璃在看屏幕一般。
目前Liquid Glass的槽點主要圍繞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需要實時渲染,性能開銷加大,發熱耗電問題會加重;二是Liquid Glass為半透明狀態,這就導致前后內容對比度可能不夠高,如下拉控制中心時會顯得畫面雜亂,文字可讀性差。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由于仍是測試版系統,不排除這些問題會隨著后續迭代而被修復。
蘋果內部對這一新的設計語言給予了厚望,蘋果人機界面設計副總裁Alan Dye指出,“它融合了玻璃的光學特性和蘋果獨有的流動性,能夠隨著內容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這為未來創造的全新體驗奠定了基礎,最終讓最簡單的交互也變得更加有趣和神奇?!?/p>
無獨有偶,蘋果軟件工程高級副總裁Craig Federighi近期接受采訪時也曾暗示,“我們不會討論未來的硬件。正如Alan說的,這個設計確實是未來體驗的良好基礎,但今天我們不打算提前劇透?!?/p>
這兩句話其實已經很明顯表明蘋果正在為未來新硬件蓄力。當然關于這款產品是什么,坊間也有不少推測,如iPhone20周年可能會推出的全玻璃版本,當然也有可能是我們期待的AR眼鏡(畢竟都是glass)。
蘋果AR眼鏡概念圖,圖源:網絡
至于為什么是AR眼鏡,原因有二,一是蘋果在開發AR眼鏡已經是眾所周知的新聞。二是AR眼鏡由于顯示的局限性,它無法實現硬遮擋,即全黑背景,因而顯示的文字信息全都需要平鋪在現實空間之上,這跟Liquid Glass的設計語言如出一轍。即便后續眼鏡新品推出,也能保持這種設計風格的統一。甚至有些人認為,蘋果之所以引入Liquid Glass,主要是為了讓用戶能提前適應這種“AR顯示效果”。
早些時候前Oculus CTO約翰·卡馬克也對Liquid Glass發表了評價,他指出半透明UI通常不是一個好主意?!白畛醯南矏傓D瞬即逝,可用性問題依然存在”。此外,他又補充了對于AR UI顯示的看法,他表示用戶更喜歡閱讀一張由白紙組成的筆記本,而不是在半透明白板進行思考。
來源:X
可能是最好的虛實融合體驗,Widget會改變什么?
除iOS外,本次visionOS也進行了系列更新,從功能更新幅度來看,筆者甚至覺得它的驚喜要多于其他系統。頭顯改進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Persona顯示效果增強、引入索尼PS VR2手柄、空間顯示內容可以多人共享等。
其中,筆者最喜歡的是Vision Pro的widget(小組件)功能,它的特別之處在于可以將日歷、相冊等小部件牢牢錨定在真實的空間之上,即便用戶走動、重啟設備,小部件也不會有所偏差。此外,小部件還能夠與現實物理特性產生交互,如光線折射效果、物體遮擋出現的陰影等。
雖說Widget只是一個小功能更新,但從長遠來看,它或許會率先改變我們的家居環境形態。如很多人會花費很大的精力購買掛畫、時鐘、相冊、溫度計手辦等裝點自己的家庭,不過得益于MR技術的出現,它們將能以數字化小組件的方式存在。從這個角度來看,Widget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也就是說,Widget有著空間關系,并且可以與現實場景有機融合,該功能整體看起來非?!癆R”。合理懷疑,Widget也是蘋果為AR眼鏡鋪路的一部分,原因在于Widget里面涉及的空間識別技術以及數字資產同樣可以延續到新的硬件終端。AR眼鏡在佩戴方式上具有更高的自由度,甚至有助于進一步提升體驗,AR全天候使用的屬性讓數字世界有種無處不在的感覺。
這個栩栩如生的畫框其實只是一個小組件,圖源:蘋果
除蘋果外,Meta也在開發類似的功能,不過后者將其稱之為“Augments”,該功能最早于2023年Connect大會期間宣布,此外,去年曾有傳言稱企業正在加大力度開發該功能以將其作為AR眼鏡Meta Orion的重點展示場景。只不過事后來看,Meta的進展并沒有蘋果那么順利,Augments仍處于跳票階段。
網絡上曾流出的Augments概念視頻,圖源:網絡
Widget設計規范:旨在融入環境,多種樣式可供選擇
WWDC期間,蘋果還專門為Vision Pro的widget功能發布了相應的設計規范指導視頻,文末部分是核心內容摘錄。
(參考鏈接:https://developer.apple.com/videos/play/wwdc2025/255/?time=1075)
iPad系統原有的小部件只要啟用兼容模式,便能夠移植到visionOS。
為VisionOS設計的原生小部件需要遵循4大核心原則:
持久性:小部件會停留在他們放置的位置,即便用戶從不同房間走動,又或者是設備重啟。為了便于固定,需要將其放置在水平或者垂直表面。
小部件放置在水平表面(如書桌)時,X軸會有一個稍微傾斜的角度,這樣有助于提高可讀性,并且夾角的陰影會讓人感覺它扎根在真實空間當中。當放置在墻面時,小部件則會與表面齊平,并會投射與真實相框類似的陰影。
固定尺寸:小部件應當具有與現實一致的真實比例。開發者需要為小部件選擇合理的尺寸,如用于顯示待辦事項的日程表,它可以選擇小尺寸,而如果是攝影作品相冊,則應該優先選擇大尺寸版本。模板除了預設尺寸外,也支持從75%-125%的比例縮放。
為了保持近距離觀感,小部件的內容應該確保采用高分辨率的資源。
Widget不是單獨的部件,需要與廚房、客廳、辦公室等融合,為此需要考慮到環境因素。如visionOS的天氣小部件采用了類似于窗戶的大型樣式,使得它看起來就像是用戶朝著窗外看真實天氣情況一般。
個性化:應當提供多種樣式,以匹配用戶不同空間環境。舉例而言,紙張樣式有點類似于印刷風格,可以給人一種堅實感,它比較適合音樂海報等小部件;玻璃樣式具有輕盈、更具沉浸感的外觀并具有景深感,玻璃樣式有很多層組成,它們共同創造出空間的深度、清晰度和存在感,它適用于日歷提醒等小部件。
紙張會隨著房間變暗以保持視覺上的統一,而玻璃則能使前景元素保持明亮和清晰,即使在弱光條件下也是如此。
此外,visionOS提供了一套系統自帶調色板,里面提供了7種淺色風格以及7種深色風格,這樣可以更好適應各種環境。開發者在設計小部件時,應當在所有系統調色板上測試內容,以確保它在任何環境都能具有良好的視覺效果。
在小部件放置方式上,蘋果提供了高架式以及嵌入式兩種選擇。其中嵌入式可以呈現出墻面鏤空的視覺效果,而高架式則與相框類似,更容易突出主題內容。
默認情況下,小部件會傾向于使用高架式,因為它無論是在垂直表面又或者是水平表面都能很好工作。而嵌入式在某些場景下會有種奇特的效果,如前面的天氣小部件。但它僅適用于垂直表面。
其他方面,用戶還可以對小部件的邊框寬度進行自定義,里面有五個選項可供選擇。
近距離感知:小部件會根據用戶的觀看距離調整外觀和布局,使得無論遠近都能有較高的可讀性。
為此,visionOS提供了兩個關鍵閾值:當近距離查看小部件時,會顯示默認狀態;當遠距離查看時,則會顯示簡化版本。如在體育小部件中,遠看時只呈現比分信息,當用戶走進查看,會看到更多詳細的內容。為了便于實現這種遠近之間的切換,開發者也可以為小部件設計一個單獨的切換按鈕。開發指南中提到,這兩種狀態不需要完全重新設計,只需要合理調整布局即可。
結語
根據過往經驗來看,如iPhone的全面屏設計、iOS 7的扁平化風格等,蘋果對于軟硬件改進背后其實都有著較為長遠的布局考量。從這個角度來看,Liquid Glass將有望主導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設計規范。
對于Vision Pro的widget功能更新,它正在試圖增強設備的虛實融合屬性,提供更多有價值的空間計算體驗。
它們雖然與AR沒有直接關聯,但管中窺豹,明顯能感覺到蘋果AR眼鏡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