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ul Leiters
配樂 / Pascal Rogé - Gymnopedie No.3
制作 / 王小一
避雨
外面發生了什么?人們待在屋子里
就像在避雨。喧嘩過,然后沉默著,頭頂
飄起濕漉漉的煙
不甘心的人不時說句話、站到窗口
看看泥濘的程度,大雨
對需要趕路的人更真
他們計劃里的大事、要事、不得不去做的事
仍還攔在雨幕的盡頭。屋子里,端詳著
世紀里,無關緊要的雨聲
作者 / 李晚
選自 / 《新秦詩·2023卷》
避雨的,是面目模糊的“人們”“他們”,是那些短句里被省略的主語。隱去的復數/無數的人,將這場避雨提純為一種帶著點哲學意味的普遍情境。避雨,以及隨之而來的喧嘩、沉默、不甘心、站到窗口看、計劃、端詳,這一系列謂詞牽引著短句跌宕向前,又或者原地踏步,像一連串令人焦灼的金屬響動,又像不整齊的晶體裂面,帶給手指有點鋒利的顆粒感。
戲劇性發生在末句。詩人將兩個視角疊加在一起:“屋子里”的視角和“世紀里”的視角。若從類似“世紀”的宏大視角來審視個體日常中的泥濘,好像無關緊要,那些“不甘心”和“焦灼”,都似乎無謂、可笑。——我們獲得了某種存在主義的視角,反思一生營營,意義何在。然而,“大雨/對需要趕路的人更真”,那些泥濘如此具體,真可以從“世紀”的角度忽略不計嗎?——我們獲得了某種人道主義的悲憫視角,反思起視角本身的暴力。
詩人或許在有意并存這兩種解釋,并不決然地站在某個立場上。他在寫作時就已經設計好,讓讀者陷入一場持久的不解與惆悵中。我們幾乎能看到他似有實無的莫名微笑,那里有一種源于緊張卻無可奈何的松弛。或許此刻,我們能夠和這位狡黠的作者彼此會意:在尷尬和自嘲之間不斷閃爍,何嘗不是我們泥濘的日常?
薦詩 / 脫脫不花
王小一的秘書
袁方正的顏粉
加鄭艷瓊姐姐,帶你入讀睡群搜詩 / 聊天 / 擴列
第4477夜
守夜人 / 脫脫不花
詩作及本平臺作品均受著作權法保護
投稿請發表在詩歌維基poemwiki
廣告&商務 微信:zhengyq(注明商務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