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航司長達四十年的飛行安全紀錄!
或是十年來全球民航業最嚴重的空難!
今天是格外悲傷的一天,下午突然傳來噩耗,一架印度航空飛倫敦的客機,在艾哈邁達巴德機場墜毀,現場濃煙滾滾 。
這次飛機墜毀,真的很慘:
1、飛機上的乘客很多。
消息人士稱機上可能載有242人,其中有53名是英國公民,1名加拿大公民和7名葡萄牙公民。
從網上信息看,一開始說242人無一幸存,剛才有報道說發現了一名幸存者。
2、飛機墜落的地點是家醫院。
從網上看到的圖片,飛機墜毀的地點,是人口密集的居民區一家醫院。
而且飛機上的燃油幾乎是滿的,火勢根本壓不住,地面傷亡數字還得增加。
3、飛機剛起飛不到一分鐘,幾乎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就掉下來了。
現在,全世界無數人都在問:好家伙,飛機剛起飛一分鐘,怎么就突然掉下來了?
是天氣的原因嗎?
不是!
今天當地機場的天氣、氣候都很正常,而且能見度好,風力也不大,和天氣一毛錢關系沒有。
是飛機的問題嗎?
概率很小!
這次墜毀的飛機,是波音公司引以為傲的產品——波音787,這款飛機自2011年服役以來,從未發生過事故,沒想到這次一出事,就來了個大的。
按理說波音787這種飛機已經非常智能了,如果是飛機設計有問題,那早發生事故了。
綜合網上分析,最大可能,要不是飛行員操作不當,要不是被機場附近的鳥擊中了,當然最終一切需要等黑匣子結果出來。
為什么說可能是飛行員操作不當?
因為從視頻上來看,飛機姿態看似沒有太大的問題,起落架還沒收,機頭拉起,但完全沒有拉升。
雖然看不太清,但能看到襟翼非常不對勁,看上去完全沒放襟翼(通常起飛的襟翼設置為 5),明顯失速。
這收輪都沒收好,就把襟翼收了,這個操作一言難盡啊!
要知道,襟翼是機翼后緣的可動裝置,起飛時需展開(通常10度以上),通過增加機翼彎度和面積來提升升力系數,使飛機在較低速度下獲得足夠升力。
若未放下襟翼,機翼無法產生足夠升力,飛機需更高的離地速度(約增加數十節)才能起飛。
而這次,印度失事航班在190米高度突然失去升力墜毀,符合襟翼缺失導致的失速特征。
按照這個推論,有可能是三哥飛行員操作失誤沒放襟翼,然后飛不上去,掉下來了。
還有另一種可能,是被鳥撞擊了。
還記得嗎,濟州航空2024年空難,就是因為鳥擊導致襟翼傳感器損壞,飛行員誤判構型進近,最終因速度過高、升力不足墜毀。
我看報道,有機場附近居民說,當地機場環境不好,經常鳥飛來飛去,如果這樣,飛機起飛時被鳥撞到,所以速度起不來,最后導致掉下來了。
不要覺得這不可能,三哥最擅長的,就是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在印度,一些飛行員不是太遵守航空飛行規定,加上印度的地勤簡直一言難盡,因此印度飛機的事故率很高。
在過去幾十年里,印度民航和空軍都發生過多起嚴重事故,印度民航客機在起降階段就頻繁出現問題,比如飛機沖出跑道、降落時起落架故障等情況時有發生。
空軍方面,戰斗機、運輸機墜毀事件也不在少數,光在2017—2022年期間就記錄了34起飛機事故 。
只能說,阿三的事,真是一言難盡。
嚴格意義上講,印度生活在一種介于小農國家和工業國之間的狀態,還疊加了少量的現代國家的服務業,他們干什么事,都會以一種很休閑的方式來對待。
240條生命啊,讓我們為印度這次空難默哀吧!
最后,我還要和大家強調一下,千萬不要因噎廢食:飛機是各種出行方式中,最安全的。
咱們把飛機、火車、汽車比較一下就清楚了。
如果按出行距離,飛機每10億公里死亡率為0.05人次,鐵路為0.6人次,汽車為3.1人次,飛機安全性最好。
按出行時長看,鐵路每10億小時死亡率為30人次,飛機為30.8人次,汽車為130人次,飛機和鐵路安全性都位列第一。
而各種交通工具中,安全性最差的,大家估計都能猜得出來,那就是摩托車。
之所以飛機事故一出現,就搶眼球,原因在于空中墜落、爆炸起火,想起來讓人害怕,但理性上看,飛機出行是最安全的。
至于出事的概率,盡管無限接近于零,但總是存在的。
就像老話說的,喝冷水也塞牙,對于這種極小概率,不看心不煩,不必杞人憂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