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學派楊元相、鴻翎[臺]、劉晉元、時勇軍、李閩山、楊瑾、李意敏等誠摯推薦
任見:絕戀張愛玲『原創』
(一)
洛杉磯,西木區。管理員感到一公寓有問題,遂報告警方。
警員來了,發現公寓主人已去世多日。查一查名冊,乃華人作家張愛玲。
一時間,傳記、悼文、特寫、回憶錄,溢美之詞充斥中文網絡。這是 一九九五年的秋天。
人們津津樂道,只知張愛玲與“文人”胡蘭成的中土姻緣,卻都不清楚這位孤然離去的文學才女,一生中令人嘆惋的凄美絕戀,男主角是美國人雷雅。
自香港而美國不久,張愛玲的第一部英文小說《秧歌》出版。美國人給了她自信,她覺得可以在英文的文學天空中翱翔了。
一九五六年,邁德韋作家村邀請了張愛玲。
愛德華·邁德韋是位音樂家,死后留下了很多美元,而其遺孀瑪琳·邁德韋酷愛文學,就用它在群山密林之中創立了作家村,幾如世外桃源。
在這個美國作家薈萃之所,張愛玲邂逅了美國白人作家甫德南·雷雅——Ferdinand Reyher。
(二)
雷雅,德國移民后裔,文學才華耀眼,個性豐富多彩,知識包羅萬象,談吐才氣橫溢,處事豪放灑脫。他結過婚,還有一個女兒。
雷雅疾惡如仇,他的作品,常以小人物為主,對被壓迫的勞工和普通民眾總懷著一種出于自然的同情心。
雷雅年輕時風度翩翩,一副帥哥才子派頭,但過了花甲,走下坡路嘍,經濟狀況拮據,摔斷過腿,并數度中風。
或許,環境和心境都優雅浪漫,或許,密林深山更易觸發奇特的感應?三十六歲的張愛玲與六十五歲的雷雅產生了忘年之戀。
張愛玲真實的晚年鮮為人知。因為她完全封閉自己,孤獨地度過了二十多年的幽居生活,最終一人仙逝于公寓,骨灰飄灑于太平洋。任見先生有緣看到了雷雅的日記,吉光片羽,折射出張愛玲最后婚姻生活的影像。
(三)
在一九五八年的二月二十六日,雷雅寫道:“睡得好。得霏斯信一封。修理兩個古董書桌的抽屜的底軌,覺得自己好像個小爐匠。暖和了,又想睡。”
二月二十八日:“來了一個臟兮兮的男人修理地下室的供暖系統。愛玲跟我在暴風雪中出門,面包店、雜貨店、圖書館,還有國外資產管理處。經過同意,進口中國凳子。真是很好相處的人。晚餐:漢堡。收到她母親黃逸梵從英國寄來的紅包,280美元,是給我的。”
九月一日,星期二:“單人毯子兩個人蓋。溫吞的老咖啡、核果、牛奶加麥片。愛玲起床了,幾近快樂。這個月有好的開始。開了張房租支票,再見了房租。氣候溫和舒適,帶點涼意。
“傍晚,背痛。買日用品,回家。換了衣服,休息,我們,愛玲,湯,我,麥片和咖啡,和愛玲在食物上下了點功夫。她喜歡我的小改變和小小嗜好……愛玲幫我搓揉后背,帶著對父親的仰慕,真舒服。上床睡覺,她過會兒也睡了,今晚還是暖和。”
結婚初期,比較艱苦啊。買舊家具,自己修理。
(四)
但黃逸梵真是富裕而派頭,她自己婚姻不好,只要張愛玲“愛”誰,他就“疼”誰。母女一個樣,只要愛情不論錢。
初婚,大抵來說,是溫馨甜蜜的。雷雅的筆調輕松恬美,稱張愛玲為E,記載夫妻生活情趣,親密的談話,看電影,上館子,到波士頓去玩,還有張愛玲寫作上的不順遂,以及自己的幾次中風。
后來,他們在寫作上更為積極。張愛玲接了許多翻譯工作,雷雅租了個辦公室,寫小說《克里絲汀》和劇本。
氣候溫和,較少病痛,生活也多姿多彩。
張愛玲交了個美國朋友愛麗絲,兩人常常常互訴心事,張愛玲告訴愛麗絲,第一個丈夫很懂得欣賞她的寫作及設計服裝的才華,可惜傷透了她的心。
(五)
張愛玲入了美國籍,膽子變大了,從一九五九年就開始打聽到香港的機票。
雷雅的日記較為詳細,有不少對生活與創作的見解,認為作家不能遠離人群,與世隔絕,對“作家村”不再感興趣了。
一九六一年,一月三十日:“7點起床。咖啡,看書。9點后出門。9點20分躲起來寫東西,12點出門。6點到家,8點以后,肉、馬鈴薯、青豆、咖啡。愛玲穿好衣服出門散步去。傍晚,愛玲按摩我的腳,我的腳需要看醫生。祝你新年快樂,媽。”
二月五日,星期三:“12點30分出門,回家,吵醒愛玲,多煮些咖啡。午餐,沖澡。到Kress買意大利面。晚上有約。希拉麗報道了愛玲的《秧歌》。2點35分躲起來,寫KR花了兩小時,看報,直到愛玲從眼科醫院回來。用了茶和蛋糕。
“愛玲準備好了,一起出門看中國新年游行,6點45分。雨中。
“人潮擁擠,毛毛細雨。好不容易占了個好位置,靠近Sacramento,剛好游行隊伍來了。很好,有美國軍人、水手、海軍、海防部隊,還有‘船’,很有精神。不過有一些演出團體脫離隊伍,整體看來變得有點不夠完整。
“扭曲中國傳統,非常大膽。小孩隊伍、紅包、長長的黑龍跟在后面。我就是不相信龍這回事的一個人。
“終于在熱鬧中結束。我們順著商業街,走到Kerney,再到Portsmouth,游行又開始了,吹奏聲、喇叭聲,中國笑話式微了。
“肩膀緊縮。擠在一個可以看到的地點,觀賞夏威夷舞蹈、日本舞蹈和中國魔術。不同時代的中國。我終于可以把我的腳抬起來了。
“走回家,我還很訝異,才11點呢。原本以為會到1點甚至2點,麥片是我要的。愛玲累壞了,恭-喜-發-財!”
(六)
雷雅的日記,筆跡潦草,不易辨認,再加上影印原因,連美國人也看不清楚。
但日記還是折射出一個相對美滿的婚姻。除了腳和背有問題,雷雅的身體還是可以的,小中風的次數減少許多,日記記述較詳盡,筆觸也較靈敏。
從雷雅的日記可知,黃逸梵留給張愛玲不少遺物,除了裝滿古董的大箱子,還有一些家具,當然也有一點錢。
這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保障。他們過一段時間就賣一點古董。賣古董的錢,最多的一筆是620美元。
雷雅對黃逸梵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女人十分好奇,當箱子被打開時,整個房子充滿悲傷的氣息。
雷雅覺得,黃逸梵女士去世后,悲傷仍徘徊不去,尤其是她的照片,嘴唇那樣富于生命力,仿佛還活著一般:“那照片就像一部小說。”
母親去世,張愛玲傷心,生了場大病,直到兩個月后,才有勇氣整理母親的遺物。
后來,兩個人輪流生病,直至雷雅癱瘓,花光了所有積蓄。張愛玲不得不丟下雷雅,應征邁阿密大學的駐校作家。
(七)
雷雅的日記越記越簡略,也越悲觀,直至他倒下去為止。
讀完雷雅的生活日記,誰還會懷疑他們兩個人的婚姻生活呢?
有人說雷雅是張愛玲的“絆腳石”,張愛玲跳了“火坑”。這是猜測。他們的婚姻生活,其實充滿情趣,他們也在培植著未來的夢想呢。
崇尚自由與友情的雷雅,為了張愛玲,變成了居家男人。因男人封鎖了心門的張愛玲,為了雷雅,勇敢地再次打開心扉,撲進婚姻與愛情,婚后冠以夫姓,至死無改。
張愛玲夠努力,雷雅也真地愛她,但命運對他們太苛刻。
然而,古往今來,各國各地,各種民族,各個男女,命運之神對誰不苛刻呢?
1997.06,瑞歐村
臺北張教授手持任見《曹操傳》臺灣版
1.多位北大博士推薦:任見先生的《大唐上陽》(15卷),與眾不同的認識價值。
2.后山學派楊元相、鴻翎[臺]、劉晉元、時勇軍、李閩山、楊瑾、李意敏等誠摯推薦。
3.后山學派楊鄱陽:任見先生當年有許多思想深邃、辭采優美的散文在海外雜志和報紙發表,有待尋找和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