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養生意識的不斷提高,有關于肝臟健康的話題也逐漸變得火熱,這個以前常常被忽視的“勞動模范”,如今終于得到了其應有的重視地位;但同時,也有很多朋友發現,自己平時不抽煙、不喝酒,飲食也以清淡為主,可肝臟依舊出現了不少病況,這是為何呢?
其實,肝臟的自我修復能力較強,很多細小病癥都能夠通過自身代謝來調理。因此,當肝臟發生明顯病變時,大多說明您在飲食安全上沒有進行嚴格把關。這4種廚房里常見的東西,若您出于節儉不肯丟棄,可別怪無形之中給肝臟增加負擔、引起病變。
1.發霉的米面
在日常中,很多朋友會習慣多買些米面囤放在家里,以備不時之需。但需要注意的是,精米白面由于進行了精加工,其外層的麩質部分已經被剝離,因此耐儲存能力并不像稻谷小麥那樣強。如果放置位置不夠干燥通風的話,就可能會使得糧食受潮、產生霉變。
與之類似的還有土豆、玉米、薯類等高淀粉含量的食材。這些食物在發霉之后普遍會產生名為黃曲霉素的物質,若人們不加甄別便大量攝取此類毒素,便可能使得肝臟出現病變,甚至誘發肝硬化、肝腫瘤等病情,請注意米面的儲存環境。
2.帶苦味的堅果
堅果是很多人喜愛的小零食,其豐富的脂質成分與蛋白質含量,能夠幫助人們補充更均衡的營養,對養護血管和大腦好處不少。但同樣的,堅果作為可長時間儲備的食物類型,常常會在廚房里存放很久,在這一過程中如不注意合理的存儲方式,便可能有霉變現象。
很多堅果發霉之后從外觀上難以區別,可能需要入口之后才能覺察出明顯的苦味。而這種口感同樣來自于黃曲霉素以及其他生物毒素,若不慎攝取,對肝臟危害不小。因此,在吃到發苦的堅果后,別忘了立刻吐出并漱口。
3.過期的植物油
油是日常烹調時的必備物,不少人出于健康考慮,會選擇不飽和脂肪酸更多的植物油。但請注意,植物油的原料多以瓜子、花生等高油堅果為主,其耐儲存性可能相對較差。因此若植物油儲存時間過長,也可能有黃曲霉素超標現象,請注意在規定期限內食用,以免傷肝。
4.發霉的餐具
很多朋友有使用木質砧板、筷子、炒勺的習慣。這些餐具雖然能夠保護鍋碗,卻也可能在與油水的頻繁接觸中產生霉變。
此外,很多朋友平時切菜后洗完砧板,都習慣性地隨手一放,這就會使得其背后的木質結構快速受潮霉變,繼而生成多種毒素,并通過食材再進入人們體內。
因此,保持廚房用品的清潔衛生對肝臟的調理也有不小好處,請注意積極培養。
【本圖文由“本草世界”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棉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