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通訊社6月6號報道,日本政府在總理大臣官邸召開了“關于接收與共存外國人才的會議”,會議指出有些在日旅居的海外人士在自覺繳納醫療保險和個稅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日本當局要采取緊急應對措施對此類社會蛀蟲零容忍。他們會在內閣成立一個新的監管機構,加強對該類情況的管制,如果發現拖欠社會保險費,將不允許其更新再留資格。如果發現有未付的醫療費用的外國游客將會被拒絕再次入境日本。
信息來源:https://www.jiji.com/
日本讀賣新聞6月10號報道,持有經營管理簽證在日的中國公民已經高達 20,551 人,這個數據是 2015 年的兩倍多,中國公民已經占有獲批人數一半以上。
太多外國人的涌入,以及一些不遵守當地法律法規的簽證持有者,對當地的公共安全和商業環境造成了不好影響。日本出入國再留廳已經開始協調,擬提高再留資格要求的“500萬日元”注冊日本公司的要求,提高申請門檻,抑制海外人士通過該簽證大批量涌入日本。
信息來源:https://www.yomiuri.co.jp/
近期的一系列新聞無疑釋放出強烈信號:為了保障本國民眾的安全與生活品質,日本政府正加大對在日外國人的監管力度,嚴懲利用制度漏洞、存在不良記錄的違規行為者。
這是否意味著日本正逐步收緊移民政策?未來通過“經營管理簽證”移居日本,會變得越來越困難嗎?
日本經營管理簽證設立于2006年,旨在通過吸引外國人才赴日創業,增強經濟活力。至今,這一簽證類別已有近20年的發展歷史。
日本經營管理簽證的前身為“投資經營簽證”,要求申請人在日本注冊公司,注冊資本不低于500萬日元。2014年,隨著《出入國管理及難民認定法》的修訂,該簽證正式更名為“經營管理簽證”。它在語言、學歷、年齡以及創業行業等方面沒有硬性限制,也允許申請人攜配偶與子女共同赴日生活、工作和就學,因此廣受歡迎。只要滿足居住年限等條件,持有人未來可申請日本永居,甚至入籍。
設立這一簽證的初衷,是通過吸引真實的企業經營者來日本投資設立公司、雇傭員工、繳納稅收,從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提升就業率。
然而,實際操作中,部分人利用簽證門檻相對較低的特點,僅為取得居留身份而設立空殼公司,未開展實質性經營,也未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厚生年金或法人稅。這類行為既未對日本經濟做出貢獻,反而加重了社會福利負擔,影響了本地居民的利益。
對此,日本首相在6號的會議上也表示:“為了實現一個有序和包容的社會,我們將接受遵守規則的外國人,我們將嚴格處理不遵守規則的外國人”。
不過,日本仍然在面臨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問題,老年人口比例持續上升,年輕勞動力不斷減少,導致勞動力短缺日益加劇。在這種背景下,日本的發展愈發依賴外來人口的支持。因此,各類便利外國人赴日工作的簽證政策短期內仍將維持寬松。
然而,隨著社會安全和治安問題引發關注,簽證濫用現象也日益突出,相關管理政策勢必趨于嚴格,審查與處罰力度將進一步加強。作為最受外國人歡迎的簽證類型之一,“經營管理簽證”也將首當其沖面臨更嚴監管。
那么,計劃近期通過該簽證移居日本的申請人,應當重點關注哪些變化與合規要求呢?
拿到簽證登陸日本遵守當地的法律和法規
日本政府目前的態度是:提高簽證申請門檻,擔心外國人不來;維持現有條件,又擔心外國人來得太多,尤其是擔心來了卻不守規矩。一旦順利獲得經營管理簽證并來到日本,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就是每一位外國人必須履行的基本原則。政府已經明確表示,將對違反日本法律的外國人采取嚴格措施,包括撤銷在留資格、禁止再次入境等。
因此,申請人在日本的經營活動中應始終保持合法合規,避免因小失大。選擇專業中介機構協助,不僅能幫助申請人更好地理解日本法律法規,也能在公司注冊、實際運營方面提供務實建議,避免因使用不當影響簽證續簽或將來申請永居、入籍的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