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結束的NBA總決賽第3場,雷霆客場107-116不敵步行者,大比分1-2落后。
這輪系列賽至今,進程與第二輪雷霆VS掘金類似:雷霆都是第1場被絕殺,第2場大勝扳平比分,但第3場又輸球,大比分1-2陷入逆境。
但區別在于,第二輪雷霆能夠逆轉掘金,是因為掘金體能出現了問題,而如今的步行者可以10人輪換,而且賽程輕松,根本不存在體能隱患。所以雷霆想要不做出改變就逆轉,那是不可能的。
雷霆想要逆轉奪冠,就必須做出大的調整!
比如,14-15賽季,勇士1-2落后,第4場把伊戈達拉提上首發,最終連贏3場,4-2逆轉。10-11賽季,小牛1-2落后,第4場把巴里亞提上首發,最終連贏3場,4-2逆轉。
那么,雷霆是不是也可以參照這個調整,變換首發呢?恐怕不行,盲目模仿,東施效顰。
為什么14-15賽季勇士把伊戈達拉提上首發能有效果?因為當時的騎士就只靠7人打球了,勇士完全不需要所謂的輪換,就湊夠最強陣容跟騎士拼7人就行了,所以伊戈達拉首發有效。
而10-11賽季小牛把巴里亞提上首發能有效果,是因為熱火首發太強,替補乏力,所以小牛要匹配打法,沒必要讓戰斗力分散開來。
但如今步行者能夠2-1領先不是因為首發太強,恰恰相反,是因為輪換球員太多,替補太強大,雷霆輸在了第二陣容。所以不同于勇士和小牛是削弱替補陣容、提升首發戰斗力,雷霆需要的是提升替補陣容的戰斗力。
第1場比賽,步行者111-110險勝雷霆1分,步行者替補的托平得到了17分,替補總得分是39分,而雷霆是28分。
第2場比賽,步行者107-123不敵雷霆,步行者替補得到了34分,而雷霆是48分。
第3場比賽,步行者116-107戰勝雷霆,替補總得分是49分,而雷霆是18分。
可以明顯看到,3場比賽,替補得分更多的一方就能夠獲得最終的勝利,步行者替補場均得分是41分,而雷霆只有31分。
現在的情況是,步行者的替補陣容,比雷霆的替補陣容更加穩定,打法也更加具有團隊性,讓雷霆的替補陣容難以防守,無法匹配上得分。
雖然總決賽前,雷霆也注意到了步行者的優勢,讓哈爾滕替補,華萊士提到首發,但這個改變效果不太明顯,哈爾滕自身攻擊力不夠強大,策應能力也是一般,帶領替補的效果不夠理想。
此時,雷霆就需要繼續調整陣容,再讓一個首發下到替補,帶動第二陣容,匹配步行者的替補火力,才有希望逆轉局勢。其實就是一個反向的伊戈達拉!
那么誰最合適呢?
雷霆首發里,杰倫威廉姆斯和霍姆格倫效率都不高,杰倫威廉姆斯3場比賽分別是19投6中、14投5中、18投9中,而霍姆格倫分別是9投2中、11投6中、15投6中。他們在首發其實作用不大,倒不如放到替補去。
而杰倫威廉姆斯更加全面,他去替補最合適了,威金斯首發,杰倫威廉姆斯替補。
雷霆首發就靠亞歷山大一個人帶,火力未必會比現在差多少。而杰倫威廉姆斯去帶動替補陣容,能讓替補陣容進攻提升,不至于被步行者全面壓制,這樣就能扭轉局勢。
不知道雷霆主教練會不會這么調整,當年馬刺讓吉諾比利打替補,小牛讓特里打替補,湖人讓奧多姆打替補,最終也都奪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