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看來,陽氣是維持人體生命的基礎,是人體的“能量”之源,因此陽氣充足的人身體素質也會比較好。但當陽氣不足時,就會出現一系列問題。比如,不愛動、怕冷、臉色發白、經常犯困、精神不振等。
不過,在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一些陽氣不足的人,比如體質虛弱、畏寒怕冷、面色發白、四肢冰冷、經常腰酸背痛、身體乏力等。其實這也是陽氣不足導致的,陽氣不足會讓身體不適,甚至很多時候需要用藥物調理。今天就和大家說幾個補陽“超猛”的中成藥,你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
1.右歸丸
這是一個溫腎陽的中成藥,主治腎陽虛引起的腰膝酸軟、畏寒肢冷、頭暈耳鳴、精神疲憊等。而右歸丸的成分中,鹿角膠、附子、枸杞、菟絲子、杜仲等都是補腎陽的好藥材,可以很好地改善這些癥狀。對于陽氣不足,也就是腎陽虛引起的腰膝酸軟、怕冷等癥狀,可以選擇服用右歸丸,特別是在秋冬季節的愛生凍瘡、感覺比其他人更怕冷的人群可以放心使用。
2.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主要由人參、白術、甘草、附子、干姜等中藥材組成,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適用于脾胃虛寒的人群。它能夠溫中散寒,補氣健脾,適用于脾胃虛寒的人群。如果經常感覺手腳冰涼、腹部涼痛,或者是四肢冰冷,吃東西就想吃熱的,平時還經常胃痛、反酸水、嘔吐清水,就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來緩解癥狀。
同時它還可以改善便溏問題,因為附子理中丸有溫中散寒的作用,而其中的溫中散寒主要是解決脾胃虛寒的問題,所以還能改善便溏問題。但是對于脾虛濕盛引起的泄瀉則不宜服用。
3.參苓白術散
這個中成藥由人參、茯苓、白術、甘草、山藥、砂仁等中藥組成,具有補脾益氣、止汗消食的功效。一般是用來治療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乏力,咳嗽痰多,病后體虛等癥狀。對于脾虛的人來說,服用這個藥可以有效補脾益氣,促進消化。此外,這個藥還可以用于治療脫肛、子宮脫垂的癥狀。
4.人參歸脾丸
人參歸脾丸,這是一種補氣健脾、養心安神的中成藥。主要用來治療心脾兩虛、氣血不足的癥狀。如果經常有失眠多夢、心悸、健忘、頭暈耳鳴等癥狀,那可以選擇人參歸脾丸,因為它可以補氣養血、健脾養心,適合心血不足的人服用。人參歸脾丸是由人參、炙黃芪、茯苓、炒白術、酸棗仁(炒)等藥物組成。其中,人參是補氣要藥,可以補氣養血;黃芪可以補氣固表,防止陽氣外泄;茯苓可以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白術可以健脾益氣;酸棗仁可以安神助眠。
5.桂附地黃丸
這個藥主要由桂枝、附子、熟地黃、山藥、山茱萸(制)、茯苓、澤瀉等中藥組成,有補腎陽、溫腎水的作用。它的適用范圍比較廣泛,不僅能補腎陽,還能溫補脾腎,對于脾腎虛寒導致的腰膝酸軟無力、畏寒肢冷等癥狀也有很好的效果。
同時,對于腎陽虛引起的腰膝酸軟無力,患者可以通過服用這個藥來緩解,還能有效地提高睡眠質量。但在服藥期間,應該忌食生冷油膩食物,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加重病情。除此之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腎病的人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最后,平時身體不適、陽氣不足的人群,除了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和氣溫的影響以外,由于自身陽氣不足不能起到很好的護衛效果,這些人群在性格上也會表現的更為冷靜、不愛動,情緒更容易低落,這時候除了補充陽氣,更需要調整心緒,讓自己變得開心、快樂。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樗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