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很多時候都代表著專業,引領著行業的潮流。
但有些時候這種高高在上的姿態會讓權威固步自封,原地踏步。
如此此時有“不自量力”的普通人敢于發起挑戰,所謂的權威其實就是看著唬人的“紙老虎”。
出生于黑龍江的農民姜向濤,就用自己的行動完美的詮釋了這一點。
無知者無畏
剛邁入二十一世紀,黑龍江林甸縣就出現了一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
這個人叫姜向濤,是一個種了一輩子瓜的農民,大字不識幾個的他竟然想要挑戰一個世界性的育種難題。
最離譜的是,老農姜向濤甚至不知道自己要研究的東西是什么。
該消息一出,很多人都嘲笑姜向濤是瘋了,是白日做夢。
不止是附近的村民都在看姜向濤的笑話,就連縣里種子公司的人,都覺得姜向濤有些嘩眾取寵。
之所以大家對自己的同胞如此不看好,是因為姜向濤想要培育的東西叫“全雌西瓜”。
植物的全雌屬性在自然界中并不少見,科學家們早就已經培育出了全雌黃瓜、全雌南瓜等蔬菜品種。
相較于普通的蔬菜,精心培育的全雌蔬菜不但產量高,而且抗病性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正是因為如此,美國和日本的科學家們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就進入了全雌西瓜的研究領域。
他們花費了很大的力氣,投入了巨額的資金想要在實驗室里面培養出全雌西瓜,但結果都以失敗告終。
這讓1947年就第一個培育出無籽西瓜的日本人非常懊惱,揚言說全雌西瓜的人工培育是科學界暫時無法攻克的世界性難題。
這一切農民出身的姜向濤完全不知道,“全雌西瓜”這個說法他連聽都沒有聽過。
既然知識儲備如此匱乏,姜向濤為什么會想著要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呢?
這一切還要從一次在瓜田鋤草的經歷說起。
林甸縣一直都有種瓜的傳統,姜向濤從小就跟著父親在瓜地里干活,算是附近小有名氣的種瓜能手。
為了讓自己的瓜田有更多的收獲,姜向濤平時有空閑就待在地里面干活。
一次在給瓜田鋤草的時候,姜向濤發現有一株瓜苗長得非常好,每個藤蔓上都結著翠綠的小西瓜。
這種情況姜向濤還是第一次看到,所以他對這顆瓜苗特別上心,天天都要來觀察它的生長情況。
起初姜向濤還覺得小西瓜長得太多可能會因為營養不夠,導致所有的西瓜都長不大。
但結果他所擔心的情況并沒有出現,這些西瓜一個個長得都非常好。這可把姜向濤給高興壞了,因為西瓜結的多就意味著產量會變高,收入會增加。
當晚回家姜向濤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家里人。
這本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不曾想兒子的一句話卻讓姜向濤患得患失的一晚上沒有睡著。
不被任何人看好的研究
“這些瓜的種子明年還能夠繼續結這么多西瓜嗎?”
兒子的疑問姜向濤無法回答,因為他所有種瓜的技巧都是自己從父親身上學來的。
可以說完全就是野路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為了回答兒子的疑問,也為了讓明年自己家的西瓜可以再次豐收,讀書并不多的姜向濤托人買了好幾本育種方面的書籍。
就在他抱著新華字典一點點研究這些專業書籍的時候,地里面的西瓜慢慢都成熟了。
沒有管其他的西瓜,姜向濤帶著兒子把那株特殊藤蔓上的西瓜都采摘了下來。
經過仔細的挑揀,姜向濤一共收獲了百余粒飽滿的西瓜種子。
第二年,姜向濤用自己學到的新知識,滿懷期待的把這138粒種子埋進了土里。
種子們都一一發芽了,可結果讓姜向濤父子大失所望,這些種子沒有了第一年的神奇。
這種情況兒子早已經想到了,所以他只是無奈的搖了搖頭就不再關注此事。
但姜向濤卻久久無法釋懷。
不甘心的他重新收集了種子,決定明年再種上試試。
時間一晃來到了第三年,這一年姜向濤種下去的西瓜種子有幾株出現了他所期待的變化。
經過仔細的觀察,姜向濤發現這些變化的西瓜苗很神奇,上面只有雌花沒有雄花。
姜向濤沒有從書上查找到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所以他來到縣里面,找種子公司的人解惑。
讓姜向濤沒有想到的是,種子公司的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只有一個剛剛分配來的大學生告訴他,說這種情況是西瓜苗變異出現了全雌屬性。
激動不已的姜向濤趕緊問這個大學生,怎么才能夠讓以后的西瓜苗都保持這種全雌屬性呢?
大學生古怪的看了姜向濤一眼,然后好心的勸他還是別折騰了。
因為美國和日本的科學家研究了十多年,也照樣沒有培育出全雌西瓜的種子。
看小伙子長別人的志氣滅自己人的威風,性子直的姜向濤有些不滿意了。
他氣呼呼的丟下一句話,說那是外國人沒本事,中國人肯定能培育出來,然后就憤憤不平的離開了。
正是因為這句話,姜向濤成為了整個林甸縣的笑料,熟悉不熟悉的人都嘲笑他不自量力。
這些冷嘲熱諷姜向濤沒有放在心上。
回到家以后他就搬到了西瓜地里,每天都無微不至的照顧著那幾株變異的全雌西瓜苗。
日常不但給西瓜苗施肥捉蟲,等西瓜苗開花的時候,他還拿著自己特制的工具,小心翼翼的幫這些雌花授粉。
在姜向濤的守護下,這幾株西瓜苗都長得非常好,每個藤蔓上都結出了小西瓜。
看著一天天長大的小西瓜,姜向濤就好像看著自己的孩子。
這一年西瓜成熟的時候,姜向濤收獲了好幾百粒性狀不穩定的全雌西瓜種子。
又是一年播種時節,這些種子被姜向濤一一種到了地里,這一次變異的全雌西瓜還會再出現嗎?
成為世界第一人
優良種子的培育挑選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像姜向濤這樣沒有專業工具,沒有高精尖實驗室的農民,這個過程肯定會更加的漫長而且不可控。
但姜向濤硬是憑借著自己堅持不懈的精神,在2005年的時候成功培育出了性狀穩定,產量遠超普通西瓜的全雌西瓜良種。
為了驗證這些種子的真實性,姜向濤不遠千里來到了鄭州,找到了鄭州果樹所的譚素英專家。
說實話一開始譚素英并不太相信姜向濤的說辭。
因為一個普通的農民培育出了國外科學家十多年都沒有培育成功的全雌西瓜,這事情聽上去太玄幻了,根本就不合常理。
但看完姜向濤所帶來的照片資料,她又不得不相信這個農民可能真的干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慎重起見,譚素英把姜向濤推薦給了國內瓜領域研究的大牛、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明珠。
吳明珠院士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就致力于瓜果類植物的育種研究,和袁隆平院士一樣,都是國寶級的育種專家。
她一聽姜向濤竟然誤打誤撞的培育出了全雌西瓜的種子,高興的一把抓住了他的手,連連說你真為咱們中國人長臉了。
2006年的時候,姜向濤所培育出來的全雌西瓜種子在吳明珠院士的實驗大棚中生根發芽,并結出了最甜美的西瓜。
經由吳明珠院士親自認證,這些全雌西瓜的良種完全達到了大面積種植推廣的標準。
至此姜向濤成為了世界第一人,以農民的身份干成了國外科學家十多年都沒有干成的事情。
這個消息一出,國外的種子公司們頓時就坐不住了,他們紛紛趕到中國,想要和姜向濤取得合作。
為了都能打動姜向濤,世界幾大種子公司開出了300萬美元的天價,想要得到專利授權。
面對巨額的財富,姜向濤做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決定。
他通過吳明珠院士聯系上了國家的相關部門,把這個外國人沒有能夠掌握的技術無償捐獻給了國家。
姜向濤的這個無私舉動,讓國外種子公司想要借此壟斷全雌西瓜良種的美夢落空了。
全雌西瓜的種子培育成功后姜向濤并沒有自滿,而是繼續在這個領域深耕。
十多年的時間里面,姜向濤接連培育出了23個全雌瓜品種。
這些良種都被他無償捐獻給了國家,為我國瓜類改良和推廣貢獻了一份沉甸甸力量。
現如今已經75歲的姜向濤依舊活躍在自己的育種大棚里面。
和之前不同的是,現在他的身邊多了很多年輕的身影,這些年輕人都是林業院校的學生。
姜向濤把自己這些年所積累的知識,毫無保留的都教授給了這些年輕的孩子。
在姜向濤看來,這些學生就像他發現的第一株全雌西瓜苗一樣,都代表著希望。
有他們在,我們國家在育種方面一定能夠越來越好。
總有一天,他們一定能夠讓我國的農民都用上自己研發的高產種子。
姜向濤相信,那一天肯定不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