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債務問題這幾年真是越來越嚴重,各國欠的錢跟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成了經濟發展的一個隱形炸彈。說到債務,美國和印度的情況那可是各有各的精彩。
美國欠了36萬億美元,印度是160萬億盧比(換算成美元大概2.1萬億),而中國的債務到底有多少,一直是個讓人好奇又摸不透的問題。
美國:36萬億美元的債務巨山
美國是全球經濟的老大,它的債務規模也當仁不讓地坐上了頭把交椅。到2025年,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已經飆到了36萬億美元。這是個啥概念呢?按美國3.3億人口算,平均每個美國人得背上10.8萬美元的債。
這還不算完,美國債務占GDP的比例已經沖到了123%,遠遠超過了國際上公認的60%警戒線。換句話說,美國借的錢比它一年掙的還多,這債務山看著就讓人有點喘不過氣。
美國這債務為啥這么高?主要還是跟它應對經濟危機的套路有關。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美國政府大手一揮,發行了一堆國債,弄了好幾萬億救市。到了2020年新冠疫情,又是幾萬億的救濟金砸下去,債務蹭蹭往上漲。
除了救急,美國還有兩大“燒錢”習慣:一個是減稅政策,少收了錢就得多借;另一個是軍費開支,年年都是天文數字。
更麻煩的是,美國的政治內斗讓債務問題雪上加霜。債務上限這事兒在美國簡直是年年上演的肥皂劇,兩黨為了這事吵得不可開交。
2023年5月,經濟學家肯尼斯·羅格夫就說過,債務上限協議只是個“臨時?;稹?,根本問題沒解決。這種政治僵局拖得越久,債務管理就越沒效率,甚至可能哪天把市場信心給搞崩了。
美國債務還有個隱患,就是短期債占比太高。數據顯示,42%的美國國債是1年內的短期債。預測顯示,僅今年6月就有6.5萬億美元的國債到期,平均每天得還或者再借2160億美元。
這就像在玩滾雪球游戲,雪球越滾越大,停不下來。更要命的是,這種結構特別怕利率漲。只要美聯儲加個息,借錢的成本就得蹭蹭往上竄。
債務高了,利息支出也成了個大包袱。2025年,美國光付利息就得花1萬多億美元,占聯邦預算的14%以上。
這錢要是拿去修路、建學校多好,可惜都喂給了債主。更嚴重的是,債務越多,利息越多,財政能干的事就越少,慢慢就成了個惡性循環。
美國能借這么多,靠的是美元的“全球老大”地位。全世界都用美元,美國借錢成本低得嚇人。但這也意味著,美國的債務問題不是它一個國家的事。
一旦美國債務出點啥岔子,全球金融市場都得跟著抖三抖。羅格夫在《金融時報》里警告過,全球有理由擔心美國的債務,因為這玩意兒可能會拖垮全世界。
印度:160萬億盧比的債務擔子
印度的債務跟美國比起來,規模不算太大,但對印度自己來說,也是個不小的負擔。到2024年,印度政府債務大概是254萬億盧比,折成美元約3.2萬億,占GDP的80%。
這比例比美國低,但印度的經濟底子沒美國那么厚實,扛債務的能力也差一些,所以這3.2萬億對印度來說壓力不小。
印度債務漲得快,主要因為政府老是入不敷出。補貼、社會福利、基礎設施這些項目花錢如流水,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間,經濟刺激計劃又加了一把火。加上印度的稅收體系不太給力,收不上來多少錢,只能靠借債過日子。
印度的債務主要是國內債,外債比例不高。這有個好處,就是不容易被外國資本牽著鼻子走。但壞處也很明顯,債務壓力都壓在了自己人身上。
2025年5月8日,外國銀行一次性拋了12億美元的印度國債,創了單日紀錄。這事兒說明,外部資本流動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印度就得捏把汗。
印度經濟這幾年跑得挺快,年均增長6%左右,這給債務管理留了點喘氣空間。但高債務還是個隱患,政府得在經濟增長和財政穩定之間找平衡。
2017年羅格夫就說過,印度私人債務太多,銀行不良貸款一堆,拖了經濟后腿。這問題到現在還沒完全解決。
印度政府有個目標,到2031年把債務占GDP的比例降到50%。這得靠稅收改革、省著點花錢、還有經濟繼續增長來撐。
可全球經濟這幾年不太穩,原材料價格忽上忽下,國際資本也飄忽不定,印度想穩住債務可沒那么容易。
中國:債務規模的“領跑”與“墊底”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債務問題自然也備受矚目。但中國債務到底有多少,數據有點霧里看花。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到2024年,中國總債務(包括政府、企業和家庭)大概50萬億美元,占GDP的300%左右。
不過光看政府債務,數字就低多了,2024年大概是16.4萬億美元,占GDP的96%。這規模在中美印三國里算中間水平,但債務的復雜性讓人不敢小瞧。
中國政府債務16.4萬億不算嚇人,但增長速度和結構有點像“慢性病”。地方政府借錢特別猛,通過各種融資平臺發“城投債”,搞基建項目。這部分隱性債務到底有多大,外界只能猜個大概,但肯定不小。
中國債務里最重的一塊是企業債,尤其是房地產。2023年,恒大那樣的房企爆雷,把市場嚇得不輕。羅格夫說,恒大危機標志著全球債務問題開始燒到中國了。國企也是個大頭,好多企業效率不高,還老借錢,債務風險越攢越高。
中國債務為啥多?根子在經濟模式上。過去幾十年,中國靠基建和房地產投資拉增長,這招雖然管用,但債也越欠越多。現在經濟要轉型,靠消費拉動,可這轉型路上,債務咋處理是個大難題。
中國政府這幾年管得嚴了,影子銀行和房地產投機都被摁住了。2024年還提高了債務上限,應付經濟下行,但也說了要保持債務可持續。好在外匯儲備有3萬億美元,抗外部沖擊的能力不弱。不過國內債務這塊大蛋糕,還是得小心切。
中美印債務差距為啥這么大?
美國36萬億、印度3.2萬億、中國總債務50萬億(政府債16.4萬億),這差距咋來的?
中國和印度都靠投資拉經濟,中國搞基建和房地產,印度砸錢修基礎設施。美國不一樣,消費是主力,債務多半是政府花錢和救急弄出來的。
美國靠美元地位借錢成本低,但政治扯皮拖后腿。中國和印度政策靈活些,但得應付經濟轉型和外部壓力。
美國是全球老大,債務問題能傳染全世界。中國是新興大塊頭,債務風險可能引發系統性麻煩。印度還是發展中國家,債務影響相對局限,但也得防著外部風吹草動。
全球經濟連成一張網,誰家債務炸了,都可能牽連別人。未來幾年,管好債務是各國的大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