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特惠訂單,網約車司機有個共識:訂單價格越便宜,吸引來的乘客越難伺候,俗稱的“錢少事多”。
讓司機崩潰的不是累,而是用心服務這些乘客,最后卻是最差評最多、最不滿意的那一撥人。
網約車司機打車,也會選擇打便宜車。
所以,他們反感的不是打便宜車的“窮人” ,而是花5塊錢買路邊攤卻要求提供五星酒店服務的低認知 乘客 。
這樣的乘客,他們對于打車這件事的認識,始終覺得“我花錢了,你就得聽我的,就得對我好”。
開車門、開空調、開窗、提供飲用水、幫提行李、座椅調到合適位置.......服務得越多,越覺得都是應該的。
而這樣服務的盡頭,是拒絕服務。
開門、開窗、回答問題、提供情緒價值……結果就是,為了5塊錢的訂單,司機反而把自己的精力耗光了。
當一個人花太多力氣在那些“猶豫、懶惰、不斷懷疑你的人”身上,就會忽略掉那些真正值得付出的事物和人。
為什么網約車要分為豪華、商務、專車、輕享、輕快、特快......其目的也是建立一個清晰的系統,幫助不同的司機去服務不同的乘客。
一種業務模式不可能服務所有人,只能是精準匹配對等價值的用戶。
開網約車不可能“討好”所有用戶,網約車司機也需要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按比例分配給不同類型的乘客。
那些“既要又要”、“付出極少卻期待極高”、“問題一堆又不愿協商溝通”的乘客,他們只會消耗司機的情緒和能量,影響他們跑流水的速度。
今日互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