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外媒報道稱,中美倫敦談判已經結束,知情人士透露稱,美方此次負責談判的代表,這次回國恐怕很難向特朗普交差了。就中美此次談判,基本上可以總結為兩點。一是在深入交流的兩天時間里,中美談判代表進行了很深入的交流。中方發言人用理性、專業、坦誠這三個詞來總結此次談判過程。二是雙方已就落實日內瓦共識達成框架。然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總結這次談判結果時,并沒有用大量正面詞匯來強調這次會談的成果。所以外界分析認為,盧特尼克對本次談判結果是比較失望的,又或者是他在擔心接下來回國該怎么向特朗普交差。
此次中美談判,美國共派出了3員得力干將,分別是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以及貿易代表格里爾。美國派出的都是精英,很顯然這是想讓中國在更多問題上做出讓步。雙方整整談了兩天,直至結束的第二天晚上依舊在談判。不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提前離場,據說是連夜乘坐飛機回美國參加更重要的會議。而貝森特走后,挑大梁的盧特尼克明顯有些力不從心了,他只想著盡快結束談判。為什么說此次談判結果,讓盧特尼克很是頭疼呢,以至于他無法向特朗普交差。
是因為特朗普最關心的問題,在整個談判過程中,中國并沒有提及此事,那就是稀土問題。在談判開始之前,美國媒體就報道稱,本次談判最大的重點就是要求中國大規模恢復稀土出口。言下之意,這才是本輪談判的重點。但現在看來,中方并沒有在稀土出口這一問題上做出讓步。但對我國來說,本輪談判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因為我們更看重的日內瓦框架的落實。5月份的時候,中美達成共識,日內瓦協議成功落地,雙方同意互降115%的關稅。
期間中方一直貫徹落實執行,但特朗普對此好像并不滿意。特朗普在個人推特上發表消息稱:“中國違反了該協議”。中方立即做出回應,斥責美國如此沒有任何理由的污蔑行為,應當立即停止。從特朗普的表態來看,他對于日內瓦協議其實是不滿意的,他希望的是中方能夠在該問題上做出更多讓步。這第二輪談判后美國的態度也告訴我們要認清一個現實,關稅戰并沒有結束,中美之間仍需更多的溝通,才能讓貿易逐步回歸到正軌上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