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會把張雪峰的直播和他圍繞高考志愿填報的生意混淆在一起,其實兩者有著本質區別。
張雪峰在直播時給考生和家長的建議雖然經常引發巨大爭議,但整體還是非常誠懇的。作為一名富有經驗的志愿填報咨詢師,張雪峰對各個層級的高校和五花八門專業的特點有著深入的研究,如果考生能找到他本人一對一咨詢,那的確是會有所幫助的。
然而,在直播時免費做咨詢只是張雪峰獲得社會關注的手段,他真正的生意其實是用團隊的力量為海量的高考家庭提供收費的志愿填報指導服務。當考生被張雪峰的名氣和信任吸引而來,實際面對的可能是他團隊里培訓了幾個月速成上崗,并且背負著沉重銷售KPI的咨詢師。
那些模仿張雪峰的高考志愿填報生意,本質上是拿公開信息做一個簡單包裝后高價賣給焦慮的家長和考生,主打一個心理按摩。你要說這些信息完全沒用吧,那也不是,但要說有多大指導意義,那肯定也說不上。
歸根結底,任何靠譜的高考志愿填報的指導都只能是基于考生成績、興趣特長和家庭情況,提供一些基礎的參考信息,確保考生對專業內容沒有不切實際的誤解,確保考生沒有遺漏掉自己夠得著的好學校,并不能代替考生做決定。
那種裝模作樣一通分析后指定一個學校和專業讓你“無腦沖”的,無一例外都是割韭菜的無良咨詢師。往往還是這些無良咨詢師,動輒一單收費幾千上萬元,不得不說真是心黑膽大……
信息差,在高考這個被中國人無限拔高的特殊時間點,催生了一門畸形的暴利生意。
近日,張雪峰在高考前含淚宣布“最后一場直播”,很多人猜測他是頂不住輿論爭議的壓力要退網了。
實際上,他只是從抖音直播切換到快手直播,轉戰到更下沉的市場去開拓高考志愿填報生意。那里,信息差更大,利益更多。
是的,張雪峰的高考志愿填報生意,本質上就是利用信息差來賺錢。在考生和家長憑借自己的力量無法打破信息壁壘時候,張雪峰們賺錢也算無可厚非,但是,時代不一樣啦!
2025年,現在已經是AI時代,信息鴻溝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被技術填平。尤其是高校信息、專業內容、就業前景、歷年錄取分數線這些數量極其龐雜但全都可以公開獲取的信息,簡直就是AI取得碾壓優勢的舒適區。
近3000所高校,1500多個本科專業,分布在數百個不同城市,這樣的信息量是任何一個人,包括張雪峰在內都無法全盤掌握的。更別說這些信息每一年都還在發生變化,再厲害的專家也不可能打包票說自己的觀點沒有落伍。
人腦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對AI來說卻正是得心應手,這真是令人又沮喪又興奮的現實。
沮喪的是,在高考志愿填報指導這種事情上,人腦完敗,輸得干脆又徹底;興奮的是,AI工具目前畢竟還是為人所用的,不僅能幫千萬高考家庭打破信息差,還能省下一大筆為焦慮埋單的冤枉錢。
以夸克的高考志愿大模型為例,程序員們先是把海量的高校和專業實時信息納入AI的“高考知識庫”,確保每一次搜索和提問都能做到全盤考慮,不漏掉任何一絲機會。然后再把各大高校的就業去向、新興產業趨勢,還有各個城市的產業結構等信息通通塞進AI的大腦,讓考生關心就業前景、發展機會等問題都有據可依,而不是憑感覺、憑經驗。
考生拿到成績之后,可以在夸克上直接向AI大模型提出自己填志愿的需求和擔憂,就像面對一位信賴的老師和前輩那樣交流。
區別在于,作為志愿填報的參考,AI大模型懂得更多更實時,給出的建議更客觀更全面,更重要的是,完全免費。不用被割韭菜,也不需要欠人情。
其實真要說起來,現在的AI技術整體上還沒有特別好用,傳說中能夠像個人助理一樣解決工作生活所有問題的“通用型AI”更是八字還沒一撇。但在某些特定的領域,經過垂直的訓練和數據庫優化,比如高考志愿填報這種高度集中的信息處理領域,AI的優勢就特別明顯了。
舉個例子,我作為自媒體博主,想讓AI生成一篇“高考志愿填報”話題的爆款文章,AI的表現是遠遠不能讓人滿意的。一來,寫一篇文章不僅要有信息,還要有觀點和價值觀,這是AI所不具備的;二來,文章的語言風格、表現形式太多太多了,這是AI還需要學習進步的。
但是,如果是為每位高考生生成一份外面咨詢師們賣9800元的那種《高考志愿報告》,在特定的信息范圍里,在有限的思考維度內,基于提前設定好的判斷策略,AI工具就能做得比人類快得多、好得多。
當然,這背后離不開眾多人類程序員針對高考志愿填報這個單一問題投入非常多的開發工作,這才有了現在高考生能在夸克上一鍵生成高考志愿報告的體驗。
這也是為什么AI公司那么多,目前能做到用自然語言提問后一鍵輸出高考志愿報告的AI大模型,只有夸克這一家,因為背后是專注高考志愿填報需求持續7年的努力開發。
從動機來說,商業公司當然不是做慈善的,開發免費的志愿填報AI對夸克的發展有極大的助推作用,這是堂堂的陽謀。
但從結果來看,這樣一個AI工具,毫不夸張地說,當真可以稱得上是功德無量。我自己親身經歷過從小縣城考到大上海讀大學,高考填志愿時沒有任何人指導,對各個大學和專業的理解全憑望文生義的困境,我太能理解它的價值了。
高考后工地搬磚掙學費的學生
湖南永順縣第一中學的高三班主任劉德安一語道盡辛酸:
我們這里沒有張雪峰,學生也請不起張雪峰啊!
據劉老師介紹,當地學生長年封閉式苦讀,家長們文化水平與社會閱歷也普遍不高,填報高考志愿時往往一籌莫展。幾位老師要面對一整個班級的學生,短短幾天內就是不吃飯不睡覺也不可能給每個學生提供詳盡的指導。更何況,當地老師本身對專業和就業這些信息的理解也遠遠談不上深刻……
信息差,在那些經濟寬裕的家庭還可以嘗試花錢去填平,而對偏遠落后地區的更多考生,就意味著填報志愿這一人生重大選擇全靠“想當然”。
還有一個被很多人忽視的群體,是那些在成績二本、三本和專科線的考生。他們的數量其實是一本線考生的好幾倍,更是遠遠超過雙一流高校錄取的考生。但現實中,得到更多輿論關注,得到更多家長和學校支持的卻是少數高分考生。
三本和專科的考生需要填報志愿指導嗎?他們非常需要,而且更加需要。那家里會愿意花錢花人情去給他們做專業咨詢嗎?大多數都不愿意……對這些分數不那么亮眼的考生來說,夸克AI志愿填報工具免費使用的意義更加現實。
AI志愿填報工具的免費使用,對每年數百萬名像我一樣從小縣城走出來的考生來說,是一次信息平權的救濟,更是一次前途命運平權的機會。
我當年怎么就沒趕上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