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樂 / 連環記·梳妝(陽友鶴版) - 開場小打打
三祭江 - 競華
若き日の望樓 - 大貫妙子
貓が來る - 大貫妙子
制作 / 無語僧
川戲
最美的眼睛
長在她的臉上
那臉因此也很漂亮
她就是那么一副動人的模樣
而且還會唱川戲
而且提著一只水桶
在這所教授川戲的學校
在我正遇上她的傍晚
女人們都提著水桶去洗澡
1992
作者 / 何小竹
何小竹最妙的一首作品,1992年,小竹時年29歲。
妙極了。最大的妙處在前四句:
粗看是四句,但仔細一琢磨,其實就一句,后面都是廢話(所以常常會有人把非非簡化為廢話詩歌)。
第一句:“最美的眼睛”。
說這個人長著一雙"最美的眼睛",很好,但沒什么特別。
第二句:“長在她的臉上”。
眼睛當然是長在臉上,所以這一句純屬廢話。只是告訴我們這個人是"她",是個女人而不是男人。第一句說"最美的眼睛","最美的"三個字,本身已經帶有強烈的女性暗示,一般不這么寫男人。
第三句:“那臉因此也很漂亮”。
"因此"這個詞,表明她臉的漂亮,來自于"最美的眼睛",臉上其他地方長得怎么樣,漂亮與否,一點沒說。所以,這一句沒有告訴我們更多的信息。這第三句也是不折不扣的廢話。
第四句:“她就是那么一副動人的模樣”。
“那么",當然是指前面三句所代表的內容,所以沒有增加任何新的信息。一個女子,有"最美的眼睛",而且這個眼睛沒有長錯地方是長在臉上,眼睛漂亮,因為眼睛漂亮所以臉也漂亮,當然會動人,這還用說嗎?所以,第四句也是一句百分百的廢話。
這四句,后三句完全是廢話,但我們讀下來,覺得一句一個遞進,極其流暢,似乎每一個遞進,都在強化這個女子的美麗動人,一點也沒感覺到這一句一句是"廢"的,反而一句一句就被心智植入,相信了她真的很美。
實際上是一句,寫成了四句;實際上是廢話,卻讓人不感覺"廢"。
這樣的句子,沒有天才,寫不出來,單憑天才,也寫不出來。說"廢話"的水準達到這個程度,真是爐火純青。四句詩,其實就寫了一個“最美的眼睛”,除了眼睛之外,別的都沒寫。我們想知道鼻子、嘴巴、牙齒、頭發、身材……不,小竹不寫,不寫了,讓你自己去想。給你最大的想象空間。如果寫了,每多寫一處,空間就小了一處。這就是詩!妙不可言。
評完詩,再多聊會天。在我看來,詩人和詩,分兩類:第一類,像一個人那樣去寫詩;第二類,像一個詩人那樣去寫詩。
我也寫詩。我的主張是:像一個人那樣去寫詩,而不要像一個詩人那樣去寫詩。
我們被稱之為詩人,是在以人的身份寫出一首詩之后發生的,詩人在詩之后,才被稱為詩人。而不是,在寫詩之前我們先是詩人,詩在詩人之后。
在中文詩歌最杰出的浪潮之一——第三代詩人龐大的群體中,有各種不同的風格派別。其中:韓東、于堅、楊黎、何小竹……,分別是“他們”、“非非”。在我看來,雖然文字呈現會有明顯差異,但在做同樣的一件事:“像一個人那樣去寫詩”,并以此來反對“像一個詩人那樣去寫詩”,以此來反崇高、反空洞、反西化……
借著這樣的方式,他們寫出了貼近中國人日常生活、純正漢語、純正的中文詩歌。當我們是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更多地關心自己,不關心卑鄙、不關心高尚、不關心大海、不關心星空……關心碗里的米飯、鍋里的粥、明天的雨、路上的牛……自己身邊有什么,就寫什么;自己心里想什么,就寫什么。我將其稱為“自然寫作”。這也是一種內向性的寫作,寫自己,與外部無關;自己寫,和發表無關。
也因為我們首先是一個人,所以我們寫作的時候,更多地在使用“自然語言”,這就是俗稱“口語、廢話”的源頭。但事實上,每一個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自然語言”可能不同,這樣形成了各異的風格。
自然語言+自然寫作,造就了中國當代詩歌的最巔峰的群體和作品——第三代的部分代表。也因如此,中國詩歌(以及詩人)被一分為二,分成兩半:像人那樣寫詩的一半,像詩人那樣寫詩的另一半。
時日穿梭,第三代已經漸漸不為人提起,所以,我把《川戲》找了出來。下一次,再來推薦其他。
薦詩 / 費魯文
詩人、詩評人
正在準備一門詩歌課
加鄭艷瓊姐姐,帶你入讀睡群搜詩 / 聊天 / 擴列
第4478夜
守夜人 / 小范哥
詩作及本平臺作品均受著作權法保護
投稿請發表在詩歌維基poemwiki
廣告&商務 微信:zhengyq(注明商務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